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名词解释是什么?

浮光掠影知识网
二里头文化分布于豫西晋南,是夏文化的重要遗址。遗址中发掘出青铜器,玉器等礼器,祭器,还有大型宫殿的基址;此外还发现了少量非正常死亡者的乱葬境,乱葬者可能是战争俘虏。这些都显示夏已初步进入国家阶段。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二里头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二里头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二里头文化名词解释是什么?
  2. 二里头文化是什么文化的代表
  3. 二里头文化
  4. 名词解释:二里头文化
  5. 二里头文化的名词解释

一、二里头文化名词解释是什么?

二里头文化是与下文化最为接近的考古学文化典型遗址,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在1959年与其他相同文化类型的主要遗址,又在河南,河北地区有所发现。

二里头文化位于河南的龙山文化,又早于同地区的商朝文化,在年代上大体处于夏朝的年代中,有可能是夏朝的文化遗存。

二里头文化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以山东东下冯遗址为代表的东下冯类型,一个是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

根据推测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在公元前2395年到公元前1625年,一般将它分为四个时期,以第三个时期的内涵最为丰富,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两座宫殿遗址,表明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进入青铜时代。

二里头文化名词解释:中国文化。因而命名。

年代约为公元前1800~前1500年。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中西部和晋南地区,已发现遗址三百余处。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四期),被分为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

二里头文化分布于豫西晋南,是夏文化的重要遗址。遗址中发掘出青铜器,玉器等礼器,祭器,还有大型宫殿的基址;此外还发现了少量非正常死亡者的乱葬境,乱葬者可能是战争俘虏。这些都显示夏已初步进入国家阶段。

发现过程: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是夏文化探索的肇始期。学术界开始把夏史的重建寄托在新兴的近现代上。

1950年代,商文化二里岗期遗存和的发现,使学界对早于的商文化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安志敏、石兴邦等根据郑州商代遗址的发现,提出介于商代文化层和龙山文化层之间的“洛达庙期”遗存(即后来所称的“二里头文化”)是探索夏文化值得注意的线索或对象。

以上内容参考:

二、二里头文化是什么文化的代表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族先民所创造。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北至晋中,西至陕县、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南至湖北北部,东至开封、兰考一带地区。

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之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索夏文化的关键性研究对象。表明当时的社会由“满天星斗”式的若干相互竞争的政治实体并存的局面,进入到“月明星稀”式的广域王权国家时期。由之前多元化的邦国文明走向一体化的王朝文明。

三、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

  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叫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于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由于两地遗存的文化面貌有一些差异,后者被称为东下冯类型。

  二里头文化包含四期文化遗存,它们的年代均比郑州二里岗商文化要早。二里头遗址第一、二期遗存的特点是:炊器有实足的鼎和平底的罐;许多器类均以平底为主;装饰纹样为方格纹、篮纹和细绳纹。第三、四期中的炊器,出现了袋足的鬲、、等,器类以圜底器为主。这些因素与二里岗期商文化相一致。结合第三期遗存中发现的大型宫殿遗址,铸铜、制骨、烧陶作坊址,说明第三期时这里是个都邑。目前,学者们对二里头文化的看法尚不统一。部分学者认为第三、四期中出现了与二里岗商文化相一致的文化因素,所以它应是商代都邑,很可能是汤都西亳。狭义的二里头文化应专指二里头第一、二期遗存。部分学者则认为郑州商城是亳都,二里头遗址应是夏都斟,所以它的四期遗存均为夏代遗物。围绕二里头文化的性质的讨论,将继续进行下去。

四、名词解释:二里头文化

考研信息,考研资料及考研技巧尽在帮考论坛;帮考论坛帮你轻松通过考试;帮考论坛:

二里头文化是中国跨越和青铜时代的文化,以河南的而得名。时间为大约从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地域范围为河南中、西部的郑州,洛阳附近和伊河、洛河、颍河、汝河等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河下游一带。1952年,河南的玉村遗址被发现,这是最早发掘的二里头文化遗存,当时并未对此类型的文化进行命名。该文化因1956年发掘郑州洛达庙遗址而曾一度被命名为“洛达庙类型”。1959年起发掘二里头遗址以后,由于其更具典型性,因此这种类型的遗存便被更名为“二里头文化”。目前二里头文化已经发现近百处遗址,有洛阳东干沟、矬李、东马沟,陕县七里铺,临汝煤山、郑州洛达庙等。

五、二里头文化的名词解释

介于和商文化二里岗期之间的一种青铜时代文化。1952年发现于河南玉村,因较为典型,故名。以前曾称为“洛达庙类型”或“二里头类型”文化。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于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因有一定差异,又可分为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在河南东南部、湖北北部、河北南部及陕西东部等地也陆续有所发现。偃师二里头遗址分四期。一、二期由河南龙山文化发展而来,陶器多褐色,器形多平底,纹饰多篮纹、细绳纹及方格纹。三、四期陶器以灰陶为主,器形圆底增多,纹饰多粗绳纹,与二里岗期类似的因素逐渐增加。在二里头遗址发现有宫殿建筑基址,有青铜器爵、斝、戈、戚、刀、镞、铃和嵌牌饰等,在灰坑、灰层中发现散置人骨架,这些大都属于三、四期。宫殿基址经复原,有堂、庑、门、庭,规模较大。二里头文化的碳-14法测定年代接近夏代纪年,又分布在传说中的夏人活动范围内,为探索夏文化提供了丰富材料。有学者认为二里头一、二期属夏文化,三、四期为商文化早期;也有学者主张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二里头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二里头文化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www.fgly.cn/archives/138044.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8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