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怎么种植方法 草莓种植技术

爱生活的丸子

提要:草莓种植方法很简单,按这4点来做,草莓多到吃不完

草莓好吃又好看,种植方法很简单,按这4点做,草莓吃不完

草莓被誉为 “水果皇后”,其营养成分丰富,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 A 和膳食纤维,果肉柔软,鲜美多汁,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维生素 C,草莓的含量比苹果、葡萄都高7~8倍,所含的苹果酸维生素 B1、维生素 B2、胡萝卜素、钙、铁也比苹果、梨、葡萄的高 3~4 倍。另外草莓也具有保健作用,因其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A,可以缓解夜盲症,草莓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胃道内的蠕动和食物消化,改善便秘。

草莓种植管理的关键技术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就一一分析。

一是品种的选择。全世界共有2万多个草莓品种,但是大面积栽培的优良品种只有几十个。草莓是在上世纪传入我国的,虽然传入时间不长但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种植,目前已达到256万亩,年产量500 多万吨,产值达700 余亿元。是否选择到优良品种的草莓,要根据所在地区的土壤状况,气候情况来定。在我国种植的优良草莓品种有很多,从国外引进加上自己培育的有 200 ~ 300 个。比如硕丰这一品种,具有晚熟、丰产、多抗,耐高温及耐寒的特性,其果实较硬,易于贮存和运输,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种植。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则需要选择越冬性,抗寒性,抗晚霜性和抗寒性较强的品种,比如明晶草莓,是由沈阳农业大学选出的早熟品种,其产量也很可观。另外由于栽培草莓的土壤面积的限制,需要选择一些适宜密植的草莓,比如明旭,每公顷可栽种1. 2万株左右。

二、育苗的重要性。在最近的河南省草莓大会上,河南省农科院的王鹏研究员着重强调了育苗的重要性,他讲到好的苗子在对草莓产量的影响上占到60%的比重。优质健壮,整齐的苗子最后得到的才能是品质上乘的果实。首先在每年的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定植健壮的脱毒苗,行距设置在 1.2~1.5 米,株距0.5米。应注意的是草莓育苗地忌连作,应一年一地,并且前茬以种植水稻为好,育苗地应当选取土壤肥沃、疏松、水源、交通方便的地方。冬季时覆盖地膜,尽可能保护叶片不受冻害,到5~6 月,在营养钵中放入营养土,比例为1/3地表土、1/3沙子和1/3有机肥,随后将小苗固定在营养钵中,此时应加大水肥供应,促进子苗的繁育但要及时去除所有花蕾。3~5 片叶时剪断匍匐茎,不要两头的老苗、幼苗。7到8月中旬进行低温、短日照、断氮等控制措施控制植株生长促进植株矮壮以促进花芽分化。8月中旬后停止控苗可在定值前再新抽发1~2株苗,保证发苗的总量和质量。

三、定植时期。草莓定植时间的早晚对于后期的生长有重要的影响。草莓的定植一般选在草莓发芽分化前的 10~15d 之间,8月下旬到9月上旬一般为草莓最适宜的定植时期。在定植时一般选择具有超过 1cm 直径茎根、叶片展开数目 约 4~ 6 片的草莓苗,并且草莓苗应该茎叶健壮,根系发达。定值前要进行整地,要求为单垄双行地,最有利于草莓生长,要注意每株草莓苗的株距和行距,株距一般控制在 15~20cm,行距一般控制在30~35cm,密度达到6000~7000株/公顷即可。在进行栽苗时也要注意天气情况,一般选择阴天或者是在栽苗过程中进行遮阳处理。为了避免或深或浅栽苗,应该在栽培时遵循浅不露根、深不埋心的原则,还应保证弓背朝向沟。栽植完成后进行适量的浇水以稳固幼苗根系周围的土壤。栽植完成后的7d 以内,一定要根据土壤情况和天气状况进行浇水,做到多次小水浇灌,保证土壤表面湿润。

​四、田间管理。在草莓的整个生长时期是特别需要及时观察并作出应对措施的。比如大棚草莓经常出现的休眠问题。就需要喷施赤霉素或者电照补光的措施来打破休眠。喷施浓度及次数,还有补光时间都需要根据草莓休眠的程度来决定。一般而言,喷施浓度在5~10 mL/L之间,每日补光时间在3~4h之间。值得一提的是,喷施赤霉素时应该施用在草莓芯部。而在草莓的花果期除了施用足够的氮磷钾复合肥以外,还要进行疏花疏果。疏花是因为草莓经常会出现一些雄性不育或者雌性不育的花。必须除掉雌性不育花才能避免畸形果的产生。而在疏果时,除了一些畸形果,还应保证第一花序不超过12个果,第二花序保留7个果。

草莓的生长过程有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只有摸清楚这些特点,不断做出适宜其生长的调整,才能种出品质好,经济效益高的果实。

草莓怎么种植方法 草莓种植技术

草莓种植技术

选地

草莓地应选择地势稍高,地面平整,排灌方便,光照良好,有机质丰富,保水力强,通气性良好,PH值呈弱酸性或中性的肥沃土地。前茬作物以蔬菜、豆类、瓜类、小麦等较好。

草莓栽植前应彻底清除杂草,并施入腐熟农家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氯化钾50千克、巴内达碧卡菌肥5公斤做基肥,撒施均匀后耕翻30-40厘米,促进土壤熟化,土地平整后按100厘米做畦,畦面宽80厘米,畦沟宽20厘米,畦高15厘米,畦长20米。

定植

定植质量的好坏对草莓的生长及以后的管理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定植要下细功夫。

草莓在定植时应注意定向移栽,将苗的弓背向沟道一侧,使花序着生在同一方向,栽植数量为一穴一株,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宜。

合理密植:草莓的种植密度与种植水平关系很大,弱苗、迟栽、缺肥的田块宜密,定植密度以每亩8000株左右为好,反之壮苗、早栽、足肥及采取地膜覆盖技术宜稀栽,以每亩6000株为好,株行距50厘米×20厘米为宜。

浇水

栽后要浇一次透水,栽后一周内一般早、晚各浇一次水,以后要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以利成活。

施肥

草莓从定植到开花结果需要较多的肥,除要施足基肥外,还要适时补充肥料,可在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始期亩施草莓专用肥或磷酸二氨10公斤。结合浇水以1000倍巴内达碧卡蔬果专用叶面肥形式沟施效果较好,长势好的田块仅喷施巴内达碧卡磷酸二氢钾1000倍2-3次,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成花期原则上不喷。采果田施肥原则是适N重P、K,必须保持合理的配比关系,才能获得较高产量和最大效益。

覆盖

地膜覆盖有显著的早熟、增产效果,还能提高果实质量,增加商品果率。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盖膜。注意盖膜前一定要摘除植株上的枯叶、老叶。

采收

采收期是草莓种植农户繁忙的季节,除了做好采收上市工作外。

其它

其它田间管理工作也需要同时进行:

经常摘除病叶、枯黄叶及病果,带出草莓田外深埋,减轻病虫害。

经常摘除新出生的茎。

结合采收,发现有半面红(向阳面)半面青的果实,可将其翻转,促其均匀成熟。

经常清沟理墒,不使雨后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果、烂果。

病虫防治

病害

叶斑病

症状

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防治

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十天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200克对水75千克进行喷雾。[2]

白粉病

症状

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

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喷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灵5000倍液等。

灰霉病

症状

灰霉病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

于现蕾到开花期进行,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500倍~700倍液等喷雾。 根腐病: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 防治对策: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黄萎病

症状

黄萎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防治

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升-20升或太阳能覆盖薄膜灌水进行土壤消毒;已发病者必须拔除烧毁。

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螨类、线虫等。

蚜虫、白粉虱、螨类症状

蚜虫、白粉虱、螨类是草莓常见虫害,露地和保护地均有。越是优良品种,果实好吃,越易感蚜虫,叶色黄或黄绿色也招蚜虫。

防治

减少越冬虫卵数量,秋末彻底清园,消灭杂草,及时摘除病老残叶。

设置黄板,板上涂机油诱杀蚜、白粉虱,或在放风口处设防虫网阻隔,或挂银灰色地膜条驱避蚜虫。

释放丽蚜小蜂有效控制白粉虱。

可用熏虱灵、敌敌畏等熏蒸剂熏蒸。

用药喷治:蚜虫可用50%的辟蚜雾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1-2次即可, 1.8%赛剑乳油1000倍液喷洒防治,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的马拉松乳油1500倍液;白粉虱可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螨类可用低残毒的触杀作用强的增效杀灭菊酯5000-8000倍液喷2次,间隔5 天,20%双甲脒乳油1000-1500倍液或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10天左右一次。一般采果前两周停止用药。

线虫症状

线虫是肉眼不易看到,需借助显微镜。该虫对草莓的一生都有危害,开花前后危害症状最明显。传播一是靠秧苗,二是靠土壤。草莓线虫分为芽线虫和根线虫,草莓线虫还是病毒传播的媒介。

防治

清除病株,线虫的传播主要靠被害母株及匍匐茎,一起拔除,消灭病原。

土壤消毒,栽前深翻土壤,用氯化苦进行土壤熏蒸消毒,温室可采用土壤熏蒸和密闭棚室进行高温闷蒸消毒。

热处理消毒,栽苗前把秧苗浸入35℃热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冷却再种植。⑷轮作,避免重茬,减轻线虫的危害。

草莓怎么种?一份完整的草莓栽培管理方案送给你,建议收藏

草莓是经济和食用价值较高的小浆果,深受百姓的喜爱。草莓的栽培模式较多,有露地、保护地、无土栽培等,但无论采取哪种栽培模式,其管理的核心内容都是相同的,下面我们就以保护地栽培为例,来说说草莓的种植技术。

一、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在种植草莓前,我们要进行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

1、地块选择

草莓对种植土壤是有一定要求的,草莓最适宜栽植在疏松、肥沃、透水透气都比较良好的土壤中,适宜的pH值为5.8~7,也就是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环境,当pH值在4以下或8以上时,就会出现生长发育障碍。

2、施基肥

草莓需肥量大,在栽植前要施入足够的优质有机肥和一定比例的化肥作为底肥。一般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4000千克,除了有机肥外,每亩再施低氮、中磷、高钾的缓释性三元复合肥50千克。

3、整地起垄

施肥后进行翻耕。草莓的根系浅,大部分根系分布在20厘米以内的表层土壤中,为了使根系更好的吸收底肥中的养分,翻耕深度最好在15~20厘米之间,翻耕后耧平,南北向做高畦,畦下宽50~60厘米,上宽40~50厘米,为了更好地保持地温,畦的高度应该在30~35厘米之间比较合适,最后要拍实畦面,防止畦面坍塌。

二、幼苗定植

选择符合标准的幼苗是草莓顺利生产的关键,符合幼苗定植的标准是苗高15厘米左右,无病虫害,根系发达,须根多而粗,一般苗重25~30克左右比较合适。

1、幼苗处理

首先,在栽植前摘除一部分老叶,只留下2~3片新叶,这样可以减少蒸发失水,有利于幼苗成活。在摘叶的时候用指甲把老叶掐下,基部要留一段叶柄,千万不要劈叶,否则会损伤根茎。整理好的幼苗如不能马上进行定植,就要把幼苗放到阴凉处并加盖遮阳物,减少水分的蒸发。

在草莓定植前,一定要做好消毒杀菌工作,确保无菌苗定植。可用有效活菌数≥300亿/g的枯草芽孢杆菌20克+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克+30%甲霜·恶霉灵水剂10毫升兑水30斤,直接喷淋草莓苗的根茎部,能有效预防草莓根腐病和炭疽病的发生。

在定植前用5~10㎎/㎏萘乙酸钠或萘乙酸钠药液蘸根2~6小时,对促进生根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栽植成活率。

2、定植时间

为了能在元旦和春节期间上市,可在8月初~8月中旬栽植比较合适(当然,各地可结合当地市场灵活掌握定植时间)。此时室外温度比较高,因此,栽植前应该把温室棚膜去除。为防止栽后太阳曝晒使幼苗枯萎,可用遮阳网覆盖棚顶,否则温度过高对草莓的生长不利,甚至会造成死苗。另外,在定植时应该选择晴天的早晨或傍晚进行栽植,这样能够避免阳光曝晒,以利加快缓苗。

3、定植方法

草莓一般采用一畦两行的定植方法,栽植草莓的株距在15~20厘米,行距20~25厘米比较合适,可根据不同的品种、栽培方式等适当调整。栽植时先按株行距确定位置,然后挖5~7厘米的栽植坑,把幼苗根部放入栽植坑后,再填土压实。栽植掌握的原则是“深不埋芯,浅不露根”,栽植时要求秧苗弓背朝向垄沿,结果时草莓果实就会挂在垄边,有利于受到阳光照射和通风,减少果面湿度,改善果实品质。一般草莓每亩栽植密度在8000~10000株。

4、浇定植水

栽植完成后应该浇一次定植水,这次的浇水量要稍微大一点,应浇足浇透,这样有利于尽快缓苗,同时应随水冲施改土的微生物菌剂,改善草莓根系生长环境,有利于根系的下扎,改善草莓品质。4~5天后要适当晾苗,但刚成活的幼苗不耐干旱,还要适当浇水,这个时期3~4天浇小水一次就可以了。

在定植后经过8天左右的时间,草莓幼苗就已经成活了,农民朋友这时候就可以把遮阴物撤除了,在幼苗缓苗之后,有条件的地区还应该滴灌设备进行灌溉,这样不仅能使好果率增加15%~20%,还能节省30%的灌水量。

5、覆膜

随着温度的降低,当日最低温度在15℃以下时,我们就要为草莓铺设地膜保温,最好采用黑色地膜,因为使用黑色地膜能使地温保持稳定外,还能用膜下高温和黑暗杀灭杂草。把地膜平铺覆盖在草莓植株上,相邻两块地膜边缘重叠,用U型铁丝固定在土壤中,用手在膜上轻摸,找到膜下幼苗,在膜上开一小孔,把苗提至膜上,不要损伤茎叶,开口提苗时要按照顺序进行,防止因遗漏烧死幼苗。由于地膜有保墒增温作用,可使草莓生育期相应提前,开花期可提早11天左右,果实成熟期可提早10~15天,采收期可延长半个月左右,增产增加20%。

三、草莓进入快速生长期的日常管理

经过20多天的培育,幼苗上就会长出新叶,从这时起植株就进入了快速生长阶段。那么,草莓管理又该进行哪些日常管理工作呢?

1、扣棚保温

温湿度的有效控制是草莓保护地栽培成功的重要环节。草莓对温度适应性较强,根系在2℃时开始活动,10℃以上时便会形成新根,根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0℃,植株地上部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0℃~25℃。因此,当气温达不到所需要的温度时,就要及时扣棚保温。

大棚盖膜后,为了防止草莓植株进入休眠矮化,可将白天温度保持在26℃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10℃~12℃,但不能高于30℃或低于8℃。如果夜间棚内气温达不到这一要求,就要采取一些其它措施,如加盖草苫等,如果加盖草苫仍达不到所需温度,就要在畦上搭建小拱棚,中午如果棚内温度超过30℃,要及时打开风口通风降温。

2、湿度管控

除了温度外,还要控制棚内的湿度,科学的湿度管理是满足草莓生理需要和减少病虫害发生的重要环节。由于草莓是须根系植物,根系分布较浅,一般分布在距地表20厘米的土层内,不耐旱涝;植株叶片多、面积大,蒸腾作用强。

整个生长季节对水分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以70%以下为好,而在冬季棚室中,湿度往往会超过这一数值,因此,要及时通风换气来调节棚内的湿度,但受到外界气温的限制,考虑到降温与保湿的矛盾,一般在中午前后,外界温度较高时通风散湿。

3、光照管理

草莓较喜光,一般来讲光照强度在15000勒克斯左右比较合适。光照不足是温室大棚的普遍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中午气温较高的时候经常打开温室薄膜来增加光照强度。除此之外,还要定期清洗棚膜上的尘土,保持棚膜干净,也有利于增强透光度。

4、水分管理

草莓需水量较大,农友们一定要注意每天观察,以便及时浇水。浇水以叶片上没有水珠为标准,这时就要及时浇水了,在正常的管理条件下,一般每隔5~8天浇一次水,每次开滴灌3小时左右。

5、施用促叶肥

在栽植后30天左右,为了促进新叶快发,可结合浇水追施促叶肥,亩施平衡型三元复合肥20千克。草莓根系浅,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差,为了防止施肥过勤造成烧根死苗,可通过叶面喷肥的方式来追施肥料,一般在促叶肥施用10天后,喷施0.3%的尿素溶液进行根外补肥。

6、整叶修枝

随着时间推移,草莓植株上的叶片会逐渐老化和黄化,呈水平生长状态。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病叶和老叶制造的养分还抵消不了消耗的,因此,应及时除去老叶。除老叶时从叶柄基部剪除,每株留2~3片新叶即可。去老叶既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又可刺激侧芽萌发新茎,促进花芽分化。在摘除老叶后20天左右的时间,就能陆续长出新叶。摘叶这项工作需要一直进行,根据植株的具体情况,每30~40天的时间,就应该摘叶一次,直到草莓拉秧为止。

7、施用催花肥

定植后90天左右,在植株上就会出现一些小花蕾,为了保证花量,这时我们就应该进行第二次追肥了。追肥品种和数量与第一次追肥相同。

8、疏花疏蕾

定植后一般在新生叶片4片前生长的花蕾都要摘除,4片叶以后的花蕾可以保留,一般每个花序可以保留一个花蕾,如果枝条粗壮,也可以考虑留两个花蕾。在进行疏花时要疏除小蕾、弱蕾,保留大蕾、壮蕾,花朵和花蕾并存时要疏花蕾留花朵。

9、辅助授粉

温室草莓的开花结果期正值室外低温,因放风少又无昆虫传播,往往造成畸形果多产量低,因此,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人工辅助授粉应该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之间进行。

草莓的花朵为雌雄同花,授粉的方法是选当天或第二天花花瓣张开的花朵,用小毛笔在雄蕊上涂两圈后再在雌蕊上点一下。

10、疏果

草莓的结果期还要经常疏果,根据植株长势每株留果型周正的幼果5~9个,同时要及时疏去畸形果、病虫果和小果。

11、施用促果肥

草莓在生长期的生长量非常大,需肥量也就相应增大。因此,在植株上出现果实后,要及时追施促果肥,每亩追施平衡型三元复合肥25千克。除此之外,为了促进果实着色和对养分的吸收,从结果开始到采收结束,每隔15~20天左右的时间,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浓度为0.2%。

四、及时采收

适时采收是保证草莓果品质量的关键,一般来说在花后30天、定植120天左右,果实颜色变成红色,达到8~9成熟时进行采收。采收过早果实营养积累少,香气差、品质低;采收过晚不易运输,果实容易腐烂。

草莓的采收时间应避开高温阶段,避免果实变软和碰伤果实造成腐烂,最佳的采收时间是上午11点之前避开露水或下午3点之后进行。

草莓的日常管理内容比较多,除了要做好以上各项工作外,还要特别注意对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害和虫害进行积极防治,这对于果实的质量和产量的提高都非常重要,由于篇幅限制,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傅韵霏,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67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