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 翁同稣人物简介

浮光掠影知识网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第三子。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翁同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翁同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翁同稣人物简介
  2. 翁同龢是谁?
  3. 清朝政治家翁同龢生平简介

一、翁同稣人物简介

(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

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第三子,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光绪两代帝师。卒后追谥文恭。

扩展资料:

人物成就

翁同龢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谭延闿、泽闿兄弟曾刻成《春及草庐藏翁氏墨迹》行世。翁同龢早年从习欧、楮、柳、赵,书法崇尚瘦劲;中年转学颜体,取其浑厚,又兼学、米芾,书出新意;晚年得力于北碑,平淡中见精神。

举凡翁同龢为官六十年所做大事,有:平反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假错案;卷入洪流;支持等创办中国第一家自办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由户部拨100万两“生息官款”存于中国通商银行,实际上也成为开办伊始的中国通商银行的最初营运资金;再就是举荐康梁等维新人才,亲自草拟《明定国是诏》。

翁同龢

(晚清著名的政治家)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卒后追谥文恭。

翁同龢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幼学欧、褚,初学董其昌、米芾,中年后由钱沣上追颜真卿,又不受颜字束缚,结体宽博开张,笔画刚劲有力,风格苍浑遒劲,朴茂雍容,著有《翁文恭公日记》《瓶庐诗文稿》等。

二、翁同龢是谁?

分类: 文化/艺术

解析:

翁同龢

发布于:2006-6-11 浏览:230次

翁同龢(1830——1904)曾被康有为誉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他是一位大政治家,又是一位大书法家。

半亩园是常熟赵氏的藏书楼,背山面溪,亭边花木扶疏,轩畔湖石嶙峋,阁下竹影摇曳。幽雅的环境正适合文人雅集。1872年至1874年,翁同龢因丁忧回籍守制,有短暂的赋闲,常熟及周边地区的文人便云集于此邀翁氏谈书论法。盛情难却,翁同龢便把多年来自己的心得和盘托出——

翁同龢认为,秦汉时期,书法家中的上乘者寥若晨星。他敬佩蔡邕,《鲁峻碑》写得“骨气洞达,爽爽有如神力”。还敬佩钟繇,《乙瑛碑》如“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在隋唐以后的书法名家中,翁同龢特别推崇颜真卿的书法,《多宝塔》工整严谨,用笔劲健;《家庙碑》柔中寓刚,绵内藏针;《争坐位》苍秀流利,舒卷有度。颜字的诞生,使中国的榜帖匾额一展新的形容,颜字的风格,体现了雄视四方的盛唐气象。翁同龢还认为怀素笔走龙蛇,气势磅礴,活而不脱,离而不散,为学习草书的范本。

清末,学习秦汉篆隶、北碑的风气日盛,翁同龢认为学习碑帖重在学其气势,轻在形似。学习碑帖的态度应是“博采”而不“专一”,陶冶众体自成一家。

翁同龢认为临池者应掌握分布和着笔这两大关键,对字的结体和行的章法上,“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入险绝,复归平正。”这些话已领略到否定之否定的意趣。翁同龢还强调:“横划之平,亦为书家一大关键。”至于落笔,则“须曲折并须灵动”、“须悬臂,笔势要张”。又指出书写的常见病是“下笔处未能顿足”,“不顿则全字结构皆散且飘走站不起”。“要留意落墨时圆润有力”,“讲逆锋法,则搦管要虚和”,字的结体才能“刚柔俱美”。

翁同龢还强调成熟的书法应具备“气”、“势”。气势大而体现在篇幅的章法上,小而体现在点划的结体上。结体应有硬度,“书贵瘦硬方通神”。硬度和运腕有关系,“腕中无力,不得佳书”,而执笔坚实,腕方有力。

翁同龢认为临摹古帖和研习书论两者相得益彰。“名家之书,左规右矩,毫芒皆有法度,非墨池笔zzzz不能造此境。”而临帖不应忘阅览书论,只有不断吸取前人和当代人有关书法的经验,书法才能日益精进。他研习书论,上追孙过庭、宋四家、元代赵孟頫的书法策论,对本朝的包世臣的《艺舟双揖》也推崇备之。

娓娓而谈、款款而论,一席话使听者心悦诚服。随着听者的鸿雁传递,翁氏半亩园论书,影响远播四方常熟籍的宦游之人。不久,京城有识之士也纷纷谈论此事。

三、清朝政治家翁同龢生平简介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上著名 政治 家、 书法 艺术家。先后担任、光绪两代帝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清朝政治家翁同龢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翁同龢简介

  翁同龢,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艺术家。对于他的书法,幼年时期多以欧、褚的书法为学子,中年时期则致力于颜真卿的书法。以书法而闻名,晚年沉浸于汉隶,在同光 书法家 中名列第一。当时的书法家都对他的书法造诣十分敬佩。

  翁同龢是晚清政坛的重要人物,先后担任了同治、光绪两代的帝师。在光绪时期,因为卷入了政治斗争中被慈禧太后罢了官。让他首次出任是在光绪八年时期,第一次担任了军机大臣。在担任起主要参与了两项重大政治斗争革命,其一就是参与了处理云南军费报销舞弊案,其二就是参与中法越南交涉的相关事宜。

  其次在生活 爱好 上,比较很喜欢藏书和学习书法,并且在这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他在京为官将近40多年,在他的书法中,最擅长的就是 楷书 和 行书 ,同时也深得的精髓,写出了具有自己个性的 书法作品 ,形成了翁氏独特的书风。因此他的作品在清代书坛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关于他的评价也是很高。

  关于他的故居,现在叫做“翁同龢纪念馆”。这座纪念馆开放于1991年11月1日,到目前为止,翁同龢故居是保留比较完整的,具有江南风格的官僚住宅。也就是在这里翁同龢过了他的青年时期。直到1990年,他的玄孙美籍华人翁兴庆将这座故居捐献给了国家,并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翁同龢 日记

  《翁同龢日记》一书起自咸丰八年六月二十一日,迄于光绪三十年五月十四日。这本书里主要记叙了这一时期的许多重要的史事及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作者就是书中的主人公翁同龢,他是晚清政界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曾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日战争,中都参与了重要活动。

  这本日记也被誉为晚清的三大日记之一,其中的内容相当丰富,但据一些学者考证,关于其中记载的有关于戊戌变法和维新派的内容有被删减过。翁同龢所撰写的《翁同龢日记》又称之为《翁文恭公日记》,这本书对后人来研究清朝的 历史 ,尤其是晚清时期以来所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起着非常重要的文献查阅作用。就连同许多国外的 历史学 家都很是关注这本书。像日本、韩国、美国以及大陆的台湾和香港的一些历史学家对这本书颇有研究。

  这本书记载的大多数日常的琐事,却让读者可以对当时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作为“日记”,关于他自己的坚挺生活,日常琐事必然是日记中的一部分。翁同龢身为帝师,饱读诗书,博采多学,本应爱严于律己,然而通过这本日记就能看得出事实并非如此。根据日记记载,他与他的妾室经常发生冲突,甚至有一次因为妻妾不合,竟然将茶具扔向了他的妾室,将妾氏打至头破血流。像这样类似的日记,让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了解作者的为人,和当时的社会风气。

  翁同龢书法

  翁同龢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他的一生伴随着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并且还参与其中。不仅如此,这位清朝重臣还赢得了许多美誉。年轻时就考了状元,晚年在维新运动中,积极支持变法,被尊称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此外他还喜欢 画画 和写诗、书法,其中他的书法很是著名。

  或许是他从小受家庭因素的熏陶,使他从小就非常喜爱学习书法,现在能够从他的作品上看就能够看得出,他的书法里具备了颜真卿的形貌,但又有等人的风格,笔法随意,结构比较宽博开张,还有些字词融汇了赵、董之意。

  在翁同龢的书法里,他最擅长的就要数楷书和行书了,他的书法在清代书坛上占有重要位置,评价也是相当的高。书法家沙孟海先生就曾在一文中指出:“他出世最晚,所以能够兼收众长,把颜字和北碑打通了。这是翁同龢的特色。”他的书法作品有一种碑气, 自然 的形体,敛约的点划,空灵的章法形成了他书法的主要特点。他早年时期就开始学习书法,博采众长。潜心揣摩颜真卿和北 魏碑 版,参考学习。其次还吸收了刘墉、钱沣、何绍基等人的书法长处,

  将他们的长处学以致用,融合到自己的书法当中。他继承了颜真卿书法的精髓,写出了具有自己个性的书法作品,形成了翁字的独特书风,成为一代具有较大意义的书法家。

猜你喜欢:

1. 翁同龢的人物生平

2. 清初大臣宁完我生平简介

3. 晚清宗室重臣奕劻生平简介

4. 唐朝政治家褚遂良的生平简介

5. 清朝重臣张廷玉生平简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翁同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翁同龢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www.fgly.cn/archives/141123.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