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 魏晋是指什么朝代

浮光掠影知识网
魏晋”不是朝代,是历史时期,即“魏晋时期”,它包括三国、晋朝(西晋),以及后来南方的东晋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这一段历史时期。紧接其后的是南北朝。因为历史时期一般需要一个简称。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魏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魏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魏晋是指什么朝代
  2. 魏晋南北朝为什么要称魏晋

一、魏晋是指什么朝代

魏国指的是三国时期曹丕建立起的魏国。晋指的是西晋和东晋两个王朝。

中国历史上的魏晋时期指的是,东汉末年魏王曹操的世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己称帝史称魏文帝,而到了魏国的曹奂,晋公司马炎已经有篡位的野心,他死后他的儿子司马炎废掉曹奂称帝,史称晋武帝后来他灭了吴国统一了三国。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魏,指的是曹操建立的魏,以后是司马懿家族建立的晋朝。

魏晋指的是魏晋南北朝,在汉朝之后,隋朝之前。魏指的是曹操家的天下,当时曹操打败蜀吴,一统天下,后被司马家篡位,建立晋朝。后来出现南北朝,最后被杨坚一统天下,成立隋朝

“魏晋”不是朝代,是历史时期,即“魏晋时期”,它包括三国、晋朝(西晋),以及后来南方的与北方的这一段历史时期。紧接其后的是南北朝。

因为历史时期一般需要一个简称,简称都是取有代表性的关键词组合而成的。三国时期的主要政权是,取其“魏”;两晋与五胡十六国的主要政权是两晋,取其“晋”,合称“魏晋”。

二、魏晋南北朝为什么要称魏晋

所谓的「魏晋南北朝」,它是几个朝代统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可以多达几十个。

我们不妨就先从「魏晋南北朝」一词开始,「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由于曹魏受汉室禅让,在三国时代及后世被肯定为中原王朝,而「蜀」、「吴」两国为该时代的附属割据王国,所以「魏」为正统,可以称为「」。而「晋」主要指的是后,由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王朝与后来割据在南方的半壁江山东晋王朝(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南北朝」则指晋朝正式灭亡后,南北对峙形成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直到建立,统一中国南北方后,自东汉灭亡后,长达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才算正式结束。

除了魏晋南北朝一词外,也有以「六朝」来指称这个时期的用法,六朝指的是孙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几个朝代的时间基本上与魏晋南北朝相当,它的特点是这六个朝代都立国于江东地区,而且国都都在建康(或称建业、建邺,即今日之南京)。

三国包括了魏、蜀、吴,分别是父子、父子及孙权父子所建立。

曹魏的年代始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都洛阳,史称魏或曹魏。统治范围有整个黄河流域、淮河流域,以及长江中游的江北及甘肃、陕西、辽宁的大部分地区。亡于公元265年,共历五帝、46年。

蜀汉为刘备所建立的国家,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于成都,国号曰汉,史称蜀或蜀汉。统治区域有今四川、云南、贵州全部和陕西的一部分。公元263年为曹魏所灭,共历二帝、43年。

孙吴为孙权所建立的国家,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建都于建业,史称孙吴或东吴。统治区域有今长江中下游、浙江、福建和两广地区。公元280年为晋朝所灭,共历四帝、59年。

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公元265年代魏称帝(),国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秦汉以来的分裂,至此再度统一。统治疆域东、南至海,西至葱岭,西南至云南、广西,北至大漠,东至辽东。

但晋武帝死后不久,宗室之间爆发「八王之乱」,曹魏以来入徙塞内的游牧民族也乘机起兵称帝,全国又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

匈奴人刘渊建立汉政权(后改国号曰赵,史称前赵),公元316年,刘渊族子刘曜攻占长安,俘晋愍帝,西晋亡国,共历四帝、52年,北方从此进入所谓的「五胡十六国」时代。

晋朝宗室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王朝,占有今长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建都于建康,史称东晋。公元420年,代晋,改国号曰宋,东晋亡,共历十一帝、104年。两晋共历十五帝、156年。

五胡十六国,自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北方各民族纷纷建立起各霸一方的王国,直到公元439年被鲜卑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为止,共历135年。在此期间,共有六个种族各自建立王国,包括.运、

匈奴、鲜卑、氐、羌、羯;这些王国的统治区域分布在北方和四川一带,共计有成汉(巴氐人李氏)、夏(匈奴赫连氏)、前赵(匈奴刘氏)、后赵(羯族石氏)、前秦(氏族付氏)、后秦(羌族姚氏)、西秦(鲜卑族乞伏氏)、前燕(鲜卑族慕容氏)、后燕(鲜卑族慕容氏)、南燕(鲜卑族慕容氏)、北燕(汉族冯氏)、前凉(汉族张氏)、后凉 (氏族吕氏)、西凉(汉族李氏)、南凉(鲜卑族秃发氏)、北凉(匈奴族沮渠氏)等十六国。但另外还有汉人冉闵的魏、鲜卑族慕容氏的西燕、及北魏前身的代国等不被计算在内,此即史称的「五胡十六国」时代。

这时诸国彼此混战,仅有前秦苻坚时,曾经一度统一北方,但为时不久。

南朝分为宋、齐、梁、陈四代。宋乃刘裕于公元420年夺取东晋政权后所建立,国号曰宋,建都建康,因皇室姓刘,故史称刘宋。

强盛时统治区域有今黄河以南、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是南朝当中疆域最大者,后来河南、淮北渐为北魏所夺。公元479年为萧道成所篡,共历八帝、60年。

齐,公元479年萧道成所建,国号曰齐,建都建康,为了与北朝的北齐加以区别,史称「南齐」,也因皇室姓萧而称「萧齐」。

统治区域有今长江抭域和珠江流域各省,东昏侯时国内大乱,公元502年为萧衍所篡,共历七帝、24年。

梁,公元502年萧衍所建,国号曰梁,建都建康,皇室姓萧,故称萧梁」。梁武帝时国力颇盛,统治区域有今长江及珠江流域各地,曾一度取得淮北和汉中。公元557年为陈霸先所夺,共历八帝、56年。

陈,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统治区域有今长江、珠江流域各省,是南朝当中版图最小者,589年为隋所灭,共历五帝、33年。

北朝主要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隋朝。

北魏乃鲜卑族拓跋部所建,其前身在十六国时代为代国,淝水之战后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改国号曰魏,史称北魏,或称后魏、、元魏。

公元398年建都于平城(今),公元399年改号称帝,逐步并吞十六国中的夏、北燕、北凉诸国。

公元439年统一北方,统治区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东部,东北至辽西,南大致以淮河、秦岭为界,与南方的刘宋对峙。

北魏国力颇强盛,孝文帝拓跋宏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进行一连串的汉化运动,但因种种因素,却造成汉化与反汉化两大阵营的对抗,引起「六镇之乱」,瓦解了。

公元534年分裂 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东魏后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从拓跋珪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共历十七帝、171年,是所有魏晋南北朝王国中立国最长久者。

东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常受权臣大将高欢胁迫,逃往关中。

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史称东魏。

统治区域有原北魏领土洛阳以东的地区。公元550年为高洋(高欢子)所代,东魏共历17年。

西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入关中,将领宇文泰迎之。公元535年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另立元宝炬为,定都长安,史称西魏。统治区域有今原北魏领土洛阳以西的地区及益州、襄阳等地。公元557年 宇文觉(子文泰子)所代,西魏共历三帝、24年。

北齐,公元550年东魏大将高欢子高洋夺取东魏政权称帝,国号齐,建都于邺,为与南朝的萧齐区别,史称北齐,因皇室姓高,故亦称高齐,统治区域相当于东魏领土。公元557年 北周所灭,共历八帝、28年。

北周,公元557年,西魏大将禹文泰子宇文觉夺取西魏政权称帝,建国号周,都于长安,史称北周,因皇室姓宇文,故也称宇文周。

公元577年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并继续攻取江北、淮南,统治区域扩大到长江北岸。公元581年隋所代,共历五帝、25年。

公元581年,北周大臣受禅称帝,国号大隋,公元583年建都大兴(今),公元589年灭南方的陈朝,结束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全国再度统一。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历代之盛,极于此矣。

西汉时期形势图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两汉。西汉为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

公元纪年,又称西元纪年,简称“西元”或“公元”。公元纪年就是基督教纪年法。西元在中世纪拉丁文的写法是Anno Domini,简写AD,意为“主的年代”(In the year of the Lord)。以西元525年罗马僧侣狄欧尼休认定的耶稣生年为纪元元年。西元前则在英语中表示为BC,即基督之前的年代(Before Christ)。西元纪年采用的历法叫西历,也称公历。西历的学名叫格里高利历(Gregorian calendar)。格里高利历是纯粹的阳历的一种,最初用于计算复活节。该历法是由中世纪梵蒂冈教皇格里高利(Pope Gregory XIII )于西元1582年颁布施行的。格里高利历法的前身儒略历(Julian calendar)是于西元前45年1月1日执行的。儒略历就是取代旧罗马历法的罗马历法,也是以颁布者凯撒大帝(Gaius Julius Caesar)的名字命名。公元纪年在八世纪以后才被西欧基督教国家应用。即使教皇也一直是用在位期间为纪年记录文件的。到了十一至十四世纪的时候,西元的概念才普及。而西元成为世界主流也是欧洲殖民的结果,同时也传播了格里高利历,现在成为国际通行的纪年标准。现代由于西元纪年的通用和标准化,为避免非西方和非基督教徒的反感,英语的西元前和西元后从BC和AD变为BCE和CE。BCE即Before Common Era,CE即公元Common Era。但是基督教圈子里却认为BCE指的是基督世纪前(Before Christian Era),CE指基督世纪(Christian Era)。同时西方也有很多人反对Common Era代替AD,他们认为这种代替是想要抹杀基督教对西方的贡献,并且无论非基督徒反感与否,Common Era仍然是基督纪年这一点是无法掩盖的,公历也同样建立在基督教的格里高利历法上,名称再怎么改也改不了历法和纪年是以基督教为绝对之绝对又绝对的中心和标准。因此西方这种自大傲慢的态度仍然促使了拥有古老优秀文明的犹太人、印度人和伊朗人使用他们自己国家悠久和准确的传统纪年和历法。不过中国在1949年为了和世界接轨采用了公元纪年法。这是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决定的。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应与世界接轨,即用公元为新中国的纪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四项决议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但是,华夏中国的历法,夏历仍然沿用于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节日(华夏的元旦被篡改到了西历新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魏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魏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www.fgly.cn/archives/138450.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