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 三国时期蜀汉重臣骠骑将军李严简介

浮光掠影知识网
章武三年,刘备驾崩前命李严与诸葛亮一起受遗诏辅佐少主,委任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地位仅次于诸葛亮。建兴元年,李严受封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此前,南中大姓雍]在益州郡作乱。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李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李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三国时期蜀汉重臣骠骑将军李严简介

一、三国时期蜀汉重臣骠骑将军李严简介

李严(?-234),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延误押运粮草,为推卸责任而阻挠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李严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能够起用自己了,因此心怀激愤而病死。

籍贯:[荆州]南阳[今河南南阳]

官至:尚书令、中都护、骠骑将军、都乡侯

相关人物:刘表、刘璋、刘备、诸葛亮、费观、孟达、陈震

曾效力过的势力:蜀汉、刘表|刘琮刘焉|、刘璋

又名:李平

死于: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抱病而死。

人物简介

李严字正方,南阳人。少为郡职吏,以才干称,早年任职于荆州牧刘表麾下。曹操南征荆州时,李严当时担任秭归县令,于是流亡入蜀,投入益州牧刘璋麾下,被任命为成都县令,因为是能于政事而颇有名声。建安十八年,刘备在涪城击败了刘璋派来阻击的军队,顺势进军绵竹关,刘璋临时任命李严为护军,与参军负责于绵竹抵抗刘备。不料李严却在阵前倒戈,率众投降,被刘备拜为裨将军。刘备攻取益州后,李严被任命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此前,益州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刘备于是命军师将军诸葛亮、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将军伊籍、左将军西曹掾刘巴与李严五人一起制定《蜀科》,后来成为了蜀汉的法律体系的基础。

建安二十三年,刘备率大军在汉中交战正酣,蜀中盗贼马秦、高胜等在V聚众数万造反,攻占资中县。当时蜀中大部分兵力民力都前往支援汉中前线,李严无法调集别处的军队,于是只率领着犍为郡五千士卒讨伐反叛,成功地消灭了叛军。不久后,越`郡夷帅高定率军围攻新道县,李严前往解围,高定被击败后逃走。刘备于是加封李严为辅汉将军,领郡如故。章武二年,先主刘备召李严到永安宫,拜其为尚书令,辅助丞相诸葛亮处理国政。章武三年,刘备驾崩前命李严与诸葛亮一起受遗诏辅佐少主,委任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地位仅次于诸葛亮。

建兴元年,李严受封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此前,南中大姓雍]在益州郡作乱,李严写了六张纸的书信给雍],向他晓以利害,但雍]不听,依旧煽动南中叛乱,后诸葛亮只得率军平定南中。

建兴四年,李严转为前将军。由于诸葛亮率军进驻从汉中,李严被委以管理后方事务,于是移屯江州(今重庆市一带),留下护军陈到驻永安,江州、永安等地军政皆归属李严负责。当时李严写信给先前叛将、曹魏新城太守孟达,劝其反戈一击,回归蜀汉,信中说:“吾与孔明俱受寄,忧深责重,思得良伴。”(我与孔明都受到先帝的托付,忧虑重重、责任艰巨,所以想找到复兴大业的良伴)诸葛亮后来也写信个孟达,信中曾言道:“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处理事务像流水般迅速而又条理,决定重大事项的取舍时毫不犹豫,这就是李正方的性格啊)可见李严的才能当时还是很被诸葛亮看重的。但李严性情孤傲,难以与人相处,在任犍为太守期间曾因迁移郡治官邸一事与持反对态度的郡功曹杨洪争执,杨洪一气之下主动辞职引退。都督江州后,又与属下牙门将王冲发生摩擦,王冲自知为李严所疾恨,惧怕因此被诬陷罪名而叛逃降魏。李严自视甚高,护军辅匡等年龄与地位与李严差不多,但李严却不愿主动与他们来往。

诸葛亮在汉中秣马厉兵,准备发兵伐魏,于是想调李严率军镇守汉中,但李严想尽办法推脱不去,却要求划分五个郡作为巴州,让他担任巴州刺史,诸葛亮没有答应。此前又曾劝诸葛亮应该受九锡,怂恿诸葛亮进爵称王,被诸葛亮加以驳斥。二人由此不睦,逐渐形合影离。李严的同乡尚书令陈震出使东吴前,私下里对诸葛亮说“李正方腹中有鳞甲”,暗示李严心术不正,可能会制造事端。诸葛亮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认为自己与李严还是可以相忍为国、并肩合作的。

建兴八年,曹魏大司马曹真发兵三路伐蜀,诸葛亮准备遣军西入陇右武威击退曹魏偏师。为加强汉中防务,遂要求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军。李严不满被调离江州,在私下传言说司马懿等已经设置了官署职位来诱降他,诸葛亮知其意,于是上表迁李严为骠骑将军,又表其子李丰接替督主江州防务,李严这才愿意北上汉中。诸葛亮命李严以中都护署丞相府事务。李严改名为李平。

建兴九年春,诸葛亮第四次率军北伐,李严在汉中负责后勤补给。夏末之时,李严遣参军狐忠、督军成O前往面见诸葛亮,称由于连天大雨,运粮不继,劝说诸葛亮撤军,诸葛亮无可奈何,只得听取他的意见退兵。李严见诸葛亮要退兵,便故作惊讶,向众人表示“军粮饶足,何以便归”,希望以此推卸自己运粮不力之责,制造舆论显示诸葛亮在军粮饶足的情况下因不能在前线取胜而退兵的过错。随后诸葛亮大军退至木门道,成功设伏射杀了追赶而来的魏军将领张A。李严见势,乃上表后主刘禅,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意图掩饰诸葛亮无故退兵的原因,防止朝廷追问。诸葛亮知道李严欺上瞒下的行为后,认为李严“横造无端,危耻不办,迷罔上下”,决定要追究其罪责。李严畏惧,“自度奸露,嫌心遂生”,听闻诸葛亮大军快要还至西乡时,遂擅离职守,托疾退往沮、漳一带,甚至想干脆退还至南方的江阳,使诸葛亮一时鞭长莫及,最终在参军狐忠多次劝谏下才打消了此念。诸葛亮回到汉中后,出具李严前后手笔书疏,向众人表明其罪责。李严无语辩解,知道铸成大错,只好服罪认错。诸葛亮认为“社稷多难”之际,不能姑息养奸,“以危大业”。乃与群臣联名上表弹劾,要求将其罢黜。李严遂被撤职削爵,后安置于梓潼郡,但依然“奴婢宾客百数十人”,“方之气类,犹为上家”。李严被废为庶民后,诸葛亮仍然起用其子李丰为丞相府从事中郎兼参军,与蒋琬一起执事。诸葛亮还写信给李丰,要求他“宽慰都护(李严),勤追前阙”,劝其父反思过错,则“否可复通,逝可复还也”,表示李严日后仍会有还朝复职的机会。李严于是经常希望诸葛亮能宽恕他,恢复自己的官职,让他改过自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李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李严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www.fgly.cn/archives/138355.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5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