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生内乱 春秋到战国大事件的列表

浮光掠影知识网
公元前496年 吴王阖闾攻越,战败战败而死 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90年 晋生内乱演变为诸侯混战 约公元前6世纪末 各国开渠筑堰 战国(前475-前221年)公元前323年 “五国相王”联合抗秦 公元前322年 张仪相魏。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晋生内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晋生内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春秋到战国大事件的列表
  2. 春秋战国时期离现在有几年的历史了

一、春秋到战国大事件的列表

  春秋战国时期年表

  春秋(前770-前476年)

  公元前584年 吴国兴起   

  公元前575年 鄢陵大战   

  公元前562年 鲁作三军

  公元前559年 楚吴战于皋舟

  公元前548年 崔杼杀齐庄公

  公元前546年 晋楚弭兵

  公元前544年 吴季札周游列国

  公元前541年 郑子产问平公疾

  公元前529年 楚灵王自缢

  公元前525年 吴楚长岸之战

  公元前522年 伍子胥出奔吴国

  公元前519年 周室二王并立

  公元前515年 专诸刺吴王僚,吴王阖闾即位

  公元前506年 吴军破楚入郢

  公元前496年 吴王阖闾攻越,战败战败而死

  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90年 晋生内乱演变为诸侯混战

  约公元前6世纪末 各国开渠筑堰

  战国(前475-前221年)

  公元前323年 “五国相王”联合抗秦

  公元前322年 张仪相魏,纵横家活跃于政治舞台

  公元前318年 五国合纵攻秦

  公元前316年 燕王哙行禅让

  公元前312年 张仪破齐楚之盟

  公元前308年 秦甘茂攻宜阳

  公元前307年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公元前301年 齐魏韩合纵攻楚

  公元前293年 秦韩魏伊阙之战

  公元前287年 苏秦合纵五国攻秦

  公元前284年 燕乐毅伐齐

  公元前269年 赵败秦于阏与

  公元前260年 秦赵长平之战

  公元前258年 秦围邯郸

  约公元前251年 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

  公元前227年 荆轲刺秦王

二、春秋战国时期离现在有几年的历史了

公元前770是春秋时期,到现在大概有将近2800年。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到现在估计2500年左右吧。。。

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770 到公元前220年 距今有2782年

距今两千七百多年。。。。。。。。 春秋(前770-前476年)

  公元 前770 周王朝东迁 东周开始   公元 前704 楚国始称王   公元前584年 吴国兴起   公元前575年 鄢陵大战   公元前562年 鲁作三军   公元前559年 楚吴战于皋舟   公元前548年 崔杼杀齐庄公   公元前546年 晋楚弭兵   公元前544年 吴季札周游列国   公元前541年 郑子产问平公疾   公元前529年 楚灵王自缢   公元前525年 吴楚长岸之战   公元前522年 伍子胥出奔吴国   公元前519年 周室二王并立   公元前515年 专诸刺吴王僚,吴王阖闾即位   公元前506年 吴军破楚入郢   公元前496年 吴王阖闾攻越,战败战败而死   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90年 晋生内乱演变为诸侯混战   约公元前6世纪末 各国开渠筑堰

战国(前475-前221年)

  公元前323年 “五国相王”联合抗秦   公元前322年 张仪相魏,纵横家活跃于政治舞台   公元前318年 五国合纵攻秦   公元前316年 燕王哙行禅让   公元前312年 张仪破齐楚之盟   公元前308年 秦甘茂攻宜阳   公元前307年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公元前301年 齐魏韩合纵攻楚   公元前293年 秦韩魏伊阙之战   公元前287年 苏秦合纵五国攻秦   公元前284年 燕乐毅伐齐   公元前269年 赵败秦于阏与   公元前260年 秦赵长平之战   公元前258年 秦围邯郸   约公元前251年 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   公元前227年 荆轲刺秦王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同时,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响或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很快赶了上来。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在周朝创立时的贵族成了世袭的统治家族的创始人,它们随着时间的消逝,日益脱离了周统治者的羁绊。特别在公元前770年周被迫从西往东迁移后,它的统治者们终于被它以前的属国所漠视,甚至实际上被遗忘了。因此,公元前256年秦最后灭周已不再有很大的政治意义。在那个时候以前,原来受周朝领导的诸侯国早已发展成为不同程度地具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的独立国家了,但它们之间互设军事和关卡的壁垒,随时准备搞纵横捭阖,时而进行战争,时而议和。 西周等级示意图

同时,在各个国家内部,有几国政权日益集中,损害了臣属于它们的世袭的土地拥有者和官员的利益。其主要方法是把国土组合成名为郡、县的新行政单位。这类单位通常由该国中央政府任命和支付俸禄的郡守和县令分别管理,郡守和县令对中央政府负责;他们的职位一般也不是世袭的。开始时这个制度可能是为管理新殖民的或从别国新夺取的土地而设置。但是逐渐地,它可能终于用于国内封地拥有者的土地,他们的权力和财富因而受到了限制。   县是这两种单位中较早的一种,它最早出现于公元前688年的秦国。但是有理由对这个时间提出疑问和认为这种行政实体实际上可能发端于南方的楚国,在那里县肯定在公元前598年被提到,可以想象,它可能早已存在了。郡远比县晚,最早的材料提到它出现于公元前400年前后的魏国。郡有军事渊源,这与县相比要明显得多,它使新获得的边境土地置于国家的中央控制之下;而在很多情况下,县似乎由世袭的地方行政长官控制。在一开始,郡被认为不如县重要,因为它地处边陲;但果真如此的话,情况很快逆转。县终于形成了从属于郡的一级行政单位。到周的最后一个世纪,一个郡可以划分为一个到二十几个县。郡县制对秦帝国和后世历史的重要意义将在下面讨论秦和几个同时代的诸侯国中,与上面提到的政治变化同时出现的是一种朝着更加周密的中央政府制度和机构发展的趋势。担任的职务日益职业化和专业化——总之,这种官僚管理形式的发展趋势将成为中华帝国的最突出的特征。   一个重大的发展是种种计量方法的采用,诸如保持人口和税赋的簿册、庄稼收成的统计,等等。秦使用这些技术的情况将在下面屡次提到。   另一个重要的制度革新是采用成文的法典化法律。这种法律日益代替了传统和主要是不成文的、但被默认的那些称之为“礼”(此字有不同的解释,如“传统习俗”、“礼貌行为的通例”、“礼仪仪式”等)的习惯行为的准则。最早的一个确凿无疑的例子是公元前536年郑国把刑书刻在一套青铜鼎上。在公元前513、501年及以后的年代,有的国家采取了类似的步骤;在秦国,法典化的主要工作是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孝公及其顾问商鞅时期进行的。   从“刑书”一词的字面看,这些法律主要是刑事性质的。并非所有国家都颁布过这些法律,这些法律也不是同样地施行于各阶层的人民。但是,它们的出现,与其他行政变化一起,在创建一个官僚帝国的逐渐加快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主张朝这个方向变革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后世称之为法家,而秦全心全意地采纳这些思想和方法的行动无疑是它能够从诸侯国向帝国发展的主要原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晋生内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晋生内乱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www.fgly.cn/archives/138263.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4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