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 3 设计解读:极简与极陋的边界在哪里

夏星

还记得 2021 年的车展上,极星播放了一段对多个设计师的采访视频,不管是对于设计工艺的追求,亦或是从生产环节中也要尽可能降低碳排放的 " 零碳计划 ",都让我狠狠惊艳了一把,从而对这个品牌印象深刻。

这次有幸与 Max 面对面,并提前见到了极星 3。听到 Max 对于这款车的设计解读,再次让我惊为天人。

极星 3 设计解读:极简与极陋的边界在哪里

极星 3 内敛的外观下对概念车大面积的设计保留,以及设计师们工艺难度高依然坚持实现并量产的设计精神,得以满足我对超豪华定位车型的构想。

比如前后扰流板设计,将传感器整合在一起的 Smart Zone,侧面车窗的造型流线和轮毂样式等等都尽可能与概念车保持同步,同时融入了对其可量产化的考量。

比如将毫米波雷达和前摄像头整合于前脸的 Smart Zone,设计师们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毫米波雷达由于体积偏大,需要考虑位置布局。

毫米波雷达需要能隔着装饰板正常发出信号。

毫米波雷达需要在冬天雨雪天气保持正常工作。

不能破坏车头的一体化型面和美感。

碰撞保护问题。

以上问题在极星 3 上不仅全部得到了解决,设计师们还让这些对应的解决方案成为了车头造型上的亮点,将 " 形式追随功能 " 的原则贯彻到底。

极星 3 设计解读:极简与极陋的边界在哪里

值得一提的是,Smart Zone 在传感器组合前面选用了多层的材料板,最外面两层是金属和树脂玻璃。

在保持一体化型面与车身同色的同时,还克服了在树脂玻璃上印字的工艺难度。这一点也是让我震撼的地方,放在国内的车企身上,遇到这种问题一般都会选择退而求其次的降本方案。

前扰流板设计也是如此,大家从正前方看只能看到完整的车头,设计师将前扰流板与前引擎盖部分完美融合了。

另外,瑞典金的卡钳、轮胎上的气门嘴与座舱内的氛围灯、安全带相互呼应,在这简单色调上的点睛之笔来的恰到好处。

而 22 英寸的轮毂、后面比前面更宽的轮胎,搭配流线造型的侧窗、车内仪表与方向盘酷似赛车的布局,加上标配的 CDC 和双腔空气悬架,都为这辆纯电 SUV 赋予了更多的运动性能。

极星 3 设计解读:极简与极陋的边界在哪里

很有意思的是,车辆的性能参数像 Smart Zone 的水印一样被标注在了轮胎旁边的车身上。设计师也将碳排放的成绩用同样的方式标注在了车内的座椅上,增加了交互的直观性与趣味性。

极星 3 设计解读:极简与极陋的边界在哪里

总的来说,"Pure Luxury" 的设计理念确实让极星 3 看上去更加纯粹,没有侵略性的造型和车内多数可持续的自然材质也让用户 " 从自然走进自然 " 的品牌理念得到展现。

第一眼看到这款车你会觉得它很简单,和 " 豪华感 " 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它是用 " 丰富内涵 " 塑造不会过时的豪华感,这才是理想状态的极简风格。

之前总是有人问我:" 极简设计 " 与 " 极陋设计 " 的边界在哪里呢?

我想极星 3 已经很好的解释了这两者在概念上的区别。

如果你选择了极星 3,那你一定是懂它的人。换句话说,这款车用设计为自己筛选出了最适合的用户,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挑选。

这大概也是极星 3 设计的精髓所在了。

我知道你在看哟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胡石英,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1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