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山人善琴(惊回千里梦)

青青

昨夜寒蜇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街行。人悄悄,窗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

昨夜酣梦正好,夜半被窗外香樟树的哗响惊醒。想起岳飞的《小重山》之句:昨夜寒蜇不住鸣,惊回千里梦。树叶的哗响虽不及寒虫鸣叫的凄切,但依然有着惊梦的效果。既无好梦留人睡,不由起坐披衣翻闲书。

三更灯如豆,旧书似故人,此时读来有与故人彻夜长谈之妙。闲人夜半读书,已臻享乐。而岳武穆王,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思,一生精忠报国,却屡屡受阻,外有金国强敌,内有妄臣诬陷,内忧外思,在这惊梦之时,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辗转反侧难眠。遂披衣而起,独自绕街而行。白日喧嚷的闹街,此时万籁俱寂,唯有寒风伴着寒蜇的鸣唱,一路伴脚步而行。淡淡昏月笼过来,更添无限伤怀。

半夜行走街头的经历我也有过,那是友人一君还在小城之时,我经常在他家小小的书房看书或闲谈至夜半方回,独自走在寂寥空旷的街中,昏黄的夜灯下,随着脚步的行移把身影拉得或粗短或瘦长,此时心也变得空旷而寂寞。而我凡人一个,尚无岳武穆王的忧国忧民之思还生出如许情状,试想此时的岳鹏举,一生的抗金主张,都被一派的议和声淹灭,心绪该是何等落寞伤怀。“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我一直想不透,岳武穆王一生南征北战,至被奸臣以“莫须有”罪名害死也才三十九岁,何以发出“白首为功名”之叹?那首更有名的《满江红》里也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此句虽也有白首之说,但那是劝人少壮应努力,莫使老大徒伤悲。于是作想此句应是岳鹏举一生为抗金事业奔战不停,山河依旧,松竹年年,却一直未直捣黄龙,踏破贺兰山之愿终未得偿,而阻断自己班师回朝之望,遂有白首之思。但纵白首,又如何?还是难得朝庭上下的理解与相和,自己终究只是“独孤将军”,一句“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此时落寞,已化着一种肝肠寸断。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句,早在十多年前南昌求学时就听得烂熟。那时同宿舍的一哥们天天念叨着这句,想起那时的风花雪月,这话只是一种年少时不识愁滋味的欲说还休。这知音,岂可随处得来,要不何以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之叹?说起知音,时人必想起高山流水之典故,子期伯牙知己之遇至今千古流淌。那琴音,至今泠泠而入耳膜。由琴音,想起《清稗类钞》中记载的一则《乔山人善琴》:“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经弹絮为世。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读此不由大笑,此乃真是知音难得啊!怪不得可以旷世而传。

近日读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描写郭靖熟读武穆遗书后用兵如神,成吉思汗问起岳飞故事,郭靖将岳飞大破朱仙镇等诸事及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一语述与其听。成吉思汗不语,背著手在帐中走来走去,叹道:“恨不早生百年,与这位英雄交一交手。今日世间,能有谁是我敌手?”言下竟是大有寂寞之感,这不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下”,而是苏子的那种“高处不胜寒”,人生没有个对手,就缺少了一种心理上的知音,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知己难求罢。

而我念想平生,朋友可谓不少,而真正的知音呢,又何曾有多少?想来也大可不必悲,人生在世,有几个朋友能作心灵交语,也是不错的,也算老天实为眷顾了,人生又岂能太为贪奢?何况前人早已说过“知己难求”!而我的文字,也有人激赏,总不至如贾岛所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且吟着“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还复归梦!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胡石英,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102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