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立冬吃什么食物(明日雨水,记得多吃5样少食3味,应季而食,安稳度过“倒春寒”)

四川小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的一首《初春小雨》,描绘出了初春雨景清新朦胧的景象,不禁让人感叹春日的美好。明日也将迎来春季里的第二个节气——雨水。雨水节气的到来标志着气温开始上升、降雨可能性逐渐增多,但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春季的雨量并不大,多以绵绵细雨为主。雨水的到来也能更好地唤醒大地间的万物,草木在雨水的滋润下发芽、舒展开来,让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春的气息。

进入雨水节气,春的气息会变浓,可天气却变化不定,经常忽冷忽热、乍暖还寒,会出现“倒春寒”的情况。特别是在北方地区,降雨的可能性也不如南方地区大,往往干燥寒冷需要防“春燥”。故雨水时节,切不能忽视了御寒保暖,在饮食上也要牢记“多吃5样少食3味”,讲究滋润、滋补,养好身心,健健康康安稳的度过“倒春寒”。

雨水节气记得多吃5样食物

一、韭菜

春季气候多变,特别是雨水前后的早春,忽冷忽热,食物选择偏温热得较好。性温的韭菜就非常适合雨水节气食用,韭菜中含有挥发性的精油和硫化物等成分,有一股独特的辛香气味,具有杀菌和增进食欲的作用,此外韭菜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纤维素,营养丰富,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韭菜虽一年四季都有,可南齐周颙曾说“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故初春的韭菜品质最佳,味道最为鲜美,拌肉包饺子或是炒鸡蛋、鸭血等都是非常可口美味的。

韭菜炒鸭血

所需食材:鸭血、韭菜、干辣椒、姜、葱、蒜、生抽、胡椒粉、淀粉、盐、鸡精。

1、鸭血切成长条,韭菜处理洗净切成与鸭血长度一致,姜切末,蒜去皮切末,辣椒切长段,葱切碎。

2、煮锅中加适量的清水和半勺白酒,冷锅冷水加入鸭血,小火煮开后焯水2分钟,捞出沥干水分。炒锅中加适量的油,油热加入姜末、蒜末、葱碎和干辣椒,炒香后加入鸭血翻炒均匀。

3、碗中加2勺生抽、半勺淀粉、少量的胡椒粉、半碗清水、盐适量,搅拌均匀后倒入锅中,大火收汁。

4、加入韭菜段翻炒均匀,使韭菜同样被料汁包裹,加入适量的鸡精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二、荠菜

荠菜是初春里最早萌芽生长的野菜,味道鲜美的它倍受欢迎,被人们誉为“春季野味第一鲜”。荠菜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也不输任何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能帮助提高人体免疫力和保护眼睛,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荠菜的钙含量是牛奶的3倍之多。春季碰到荠菜一定不能放过,用来凉拌、小炒或是包饺子馄饨都是不错的选择。

猪肉荠菜馅饺子

所需食材:荠菜、猪肉馅、饺子皮、姜、盐、鸡精、蚝油、生抽、香油适量。

1、 荠菜摘去老根和黄叶清洗几遍,锅中加适量的水,水烧开后将荠菜焯水一分钟后捞出沥干,并用纱布包裹荠菜挤干水分,荠菜切碎,姜块切末备用。

2、在肉馅中加入切好的姜末,1勺鸡精、1勺香油、2勺盐、2勺生抽、2勺蚝油,肉馅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直至肉馅上劲,搅拌均匀后腌制十分钟让其入味。

3、肉馅中放入切好的荠菜,将切碎的荠菜和肉馅充分地搅拌均匀,搅拌过程中可放1勺植物油,口感更佳。

4、在饺子皮上放入拌好的肉馅,包成自己喜欢的样子。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水开后下入包好的饺子,煮熟后就可以开吃了。

三、鲫鱼

鲫鱼最适合在春秋两季食用,肉质肥美,尤其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十分适宜饮食饮食要偏清淡的春季。鲫鱼鲜嫩,性平味甘,营养价值高,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多食用有益身体健康。购买来的鲫鱼可以和豆腐、红枣等食材搭配炖成鲜美的鱼汤,喝上一碗滋润去燥。

鲫鱼豆腐汤

所需食材:鲫鱼、豆腐、枸杞、姜、大葱、胡椒粉、盐、鸡精。

1、鲫鱼清洗干净,剪掉鱼鳍在鱼腹部划上两刀,用厨房用纸将鱼身上的水分擦干净,姜去皮切成片,大葱切段、枸杞用清水浸泡,豆腐切成一厘米见方的小块。

2、炒锅用姜片擦拭一遍,炒锅烧热放入适量的猪油,待猪油化开,另外在煮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开备用。

3、猪油化开后放入清洗好的鲫鱼,鲫鱼下锅后不要翻动,煎半分钟左右至定型后,翻面继续煎另一面,煎至金黄定型。

4、待鲫鱼煎好后放入砂锅中倒入热水,大火煮5分钟左右,放入切好的豆腐块,继续煮5分钟后,加入浸泡好的枸杞,少量的胡椒粉去腥增香,适量的盐和鸡精调味即可出锅。

四、小米

雨水节气在谷物的选择上宜多选择小米。小米的营养价值高且全面均衡,其中维生素B和矿物质中的铁、硒含量丰富,是春季的滋补佳品。初春季节在煲汤熬粥时可以多选择用小米,小米粥在古代甚至有“赛参汤”的美誉,小米进食后易消化,滋养脾胃,还可提高入眠速度,益处多多。

黄金粥

所需食材:小米60克、玉米糁60克、百合适量、枸杞1小把、冰糖适量。

1、小米淘洗干净,加水浸泡20分钟,百合清洗后,放入清水中浸泡半个小时,枸杞放入清水中浸泡10分钟至枸杞被泡开。

2、砂锅中加入3碗清水煮沸后,加入准备好的玉米糁,继续煮5分钟左右。

3、将小米与浸泡小米的清水一起倒入砂锅中,开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左右。

4、加入浸泡过的百合,煮15分钟左右,加入枸杞和适量的冰糖,搅拌均匀使冰糖完全溶于粥中,即可关火出锅。

五、红枣

红枣在民间素有“日食三枣,长生不老”的说法。春天是病菌复苏、高发的季节,具有高含量的维生素C和铁元素的红枣,多食用可以帮助提高人体免疫力,避免病毒的侵扰。红枣的食用方法多样,入粥、煲汤、做甜品都很适合,入口软糯香甜,多吃还能美肤养颜、缓解春燥。

南瓜糯米枣

所需食材:大枣、南瓜、糯米粉。

1、南瓜去掉表皮和内瓤,切成薄片,放入盘中蒸10分钟左右。

2、蒸好的南瓜片取出用勺子压成泥状,加入少量的白糖搅拌均匀后,少量多次加入糯米粉,揉成一个面团。

3、红枣清洗干净用刀从中间切开,切到三分之二的位置即可,去掉枣核。将南瓜糯米团搓成长条状,切成与红枣长度一致的小段,包入红枣中。

4、全部做好后,放入盘中后放进蒸锅,开大火上汽后转中小火蒸10分钟左右,待南瓜糯米团变色就可以关火取出来吃了。

雨水节气要少吃3味

1、少吃酸味的食物

我国唐代名医孙思邈曾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酸味食用过多会给身体增加一定的负担,故在春季要减少吃酸的食物。但春季可适当增加甜味的摄入,春天到了人们会开始向外走,增加户外活动,体力消耗大,对热量的需要也随之增多,但春季的肠胃消化能力减弱,已不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热量上就可以适当的多选择甘甜味的食物来补充,所以“少酸多甘”也是春季养身秘诀。

2、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

有很多人觉得冬天过了春天到了,在寒凉生冷的食物上就不再忌口,开始喝冰冷的饮料、吃生冷的食物。时间上虽已迈入了春季,可雨水前后还属于初春,天气还没有彻底转暖,现在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很容易导致肠胃不适,消耗身体过多的热量,无法应对忽冷忽热的天气,会增加生病的可能性。在初春季节,最好要多喝热水或是蜂蜜水补充身体所需水分缓解春季干燥,提高身体免疫力,健健康康度过初春。

3、少吃过于辛辣油腻的食物

初春季节天气温度不稳定,甚至会出现老人常说的“倒春寒”,温度下降时冷起来堪比寒冬,许多人就会开始通过吃辛辣或油腻的肉类帮助身体增加热量。可春季风多雨少,气候干燥,人体水分很容易大量丢失,就会出现牙龈肿痛、嘴唇干裂等“上火”的状况,这时若是再吃有“发散”作用的辣椒、花椒、胡椒等辛辣食物,就如火上浇油,让上火的症状更加严重,还会使免疫力降低。油腻的食物也要少吃,春季要多多选择口味清淡、脂肪含量少的食物,肠胃和身体才能感到“轻松舒服”。

——老井说——

春天到了,不必再像冬季一样总待在家里,可以多到室外散散步、呼吸一些新鲜空气,做一些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有一点需要切记,雨水节气时天气阴晴不定,外出运动不能忽略了保暖,也不宜做剧烈运动,出汗过多遇到冷风会很容易着凉。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王科嘉,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89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