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与蛇的故事寓意(为什么农夫救了蛇,反而却被咬死?)

四川小唐

#读书##读书笔记##人生##思想微评##学习#

《伊索寓言》中有一篇“农夫与蛇”的故事,大意是在一个冬日,农夫发现了一条冻僵了的蛇,出于同情心,农夫便把蛇放在自己怀里。蛇感觉到一点温暖苏醒过来,立刻就冲着恩人咬了一大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伤害。这个可怜的农夫在临死前说:“这是我应得的报应,竟然会怜悯一个罪大恶极的生灵。”

农夫与蛇

很多人对此寓言的解读是“在邪恶面前,仁慈应被抛开”。

其实,我觉得本质的原因在于农夫和蛇本质上就不在同一个思考层面上,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如果这条蛇换成是哺乳类动物,比如狗、兔子等等,结局就很美好了。

所以,本人认为这条寓言真正的寓意是“同理心应当用于具有相同思考方式的种族身上,否则就是徒劳无功,甚至是引火烧身,得不偿失”。

本周,在阅读《认知觉醒》一书时,作者也提到了这个故事,他在书中介绍了“三重大脑”的知识,分别是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

人类的三重大脑

本能脑

约3.6亿年前,海洋中的原始鱼类进军陆地,地球进入爬行动物时代。为适应陆地生活,他们演化出了最初的“本能脑”,结构很简单,就一个原始反射模块,能让爬行动物对环境快速做出本能反应,比如遇到危险就战斗或逃跑,遇到猎物就捕食,遇到心仪的异性就追求等。爬行动物既没有情感也没有理智,比如鳄鱼、蜥蜴、蛇等。所以很多学者把本能脑也称为原始脑、基础脑、鳄鱼脑、蜥蜴脑,或者干脆叫爬行脑。

情绪脑

约2亿年前,哺乳动物出现。为更好适应环境,它们不仅让体温保持恒定,还进化出了情绪。有了情绪的加持,哺乳动物就能在恶劣的环境中趋利避害,大大提升了其生存优势,比如恐惧情绪可以让自己远离危险,兴奋情绪可以让自己专注捕猎,愉悦情绪可以增强同伴间的亲密度,伤心情绪能引来同情者的关爱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喜欢把猫或狗当成宠物,因为这些动物很容易和我们产生情感上的交流,懂得取悦和照顾我们。相应的,哺乳动物的大脑里也发展出一个独特的情感区域(边缘系统),脑科学家称之为“情绪脑”。在哺乳动物中,猴子经常被人类当作观察和实验的对象,因此情绪脑通常也被称作猴子脑。

理智脑

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才从哺乳动物中脱颖而出,在大脑的前额区域进化出了“新皮层”。这个新皮层直到7万~20万年前才真正成形,成为一个无与伦比的脑区,它让我们产生语言、创造艺术、发展科技、建立文明,从此在这个星球上占据了绝对的生存优势。人类沉迷于自己独有的理智,所以把这个新的脑区称为“理智脑”,当然,也有人喜欢称它为理性脑或思考脑。

三重大脑的年龄类比

所以,农夫做为“理智脑”的拥有者,用自己的高维思考去类比低维“本能脑”的蛇的想法,被咬死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们在平日的沟通中,也应该注意,我们在选择沟通对象或者沟通方式时,最好先判断下对方的“脑层次”,避免自己成为那位农夫。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陈创福,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107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