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名字的由来(台风如何命名,又因何被除名?)

夏星

科幻网9月26日讯(徐名扬)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以上(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称为台风或飓风。

据中国天气网报道,今年第16号台风“奥鹿”已于25日晚上8点前后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部的奥罗拉省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6级(55米/秒,超强台风级)。

通过新闻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台风都会有一个相对应的名字,而同一个名称可能会用在不止一个台风上。那么每个台风是根据什么来命名的呢?

在国际统一命名规则出现前,各国对于台风的命名都有自己特定的方法,如时间或人名等,因此较为混乱。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自2000年1月1日起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采用新的统一命名法。

我国也采用了这种新的命名方式,即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现在台风命名表上共有140个名字,是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的。

据悉,人们通常会采用较为柔和的名字为台风命名,希望台风能带来的伤害小一些。同时如果某个台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或因自身名称因素而退役,那么这个名字就会从台风命名表中删除,空缺的名称将由原提供国或地区重新推荐,对命名表进行增补。如2013年第30号超强台风“海燕”造成菲律宾6300人死亡、1062人失踪、28688人受伤,经济损失约合36.4亿美元;造成中国30人死亡、6人失踪,经济损失45.8亿元人民币;越南14人死亡、4人失踪、81人受伤。2014年,菲律宾提出将“海燕”除名并获得通过,中国于2015年提供“白鹿”作为“海燕”的替补名。此外还有香港提供的“欣欣”和“婷婷”因名称不具有代表性而被除名,以及由朝鲜提供的“青松”因其发音近似海啸(英语:Tsunami)造成马来西亚沿海民众恐慌而被除名。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李家俊,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236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