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告的意思(告——《每日一字·口部》)

爱生活的丸子

—gào—

会意字,从甲骨文和金文口、舌、言的字形来看,都像是口朝上的木铎,下面是铃身,上面是铃舌。也许古时候的部落族长在聚众开会前,都要先摇动木铎,让大家都安静下来,然后把木铎倒过来放在地上才开始讲话。

“告”在卜辞中多为禀告的意思,在金文中是祷告、报告、告诉的意思。

1 说 文 解 字

《說文解字·口部》吿:牛觸人,角箸橫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

《易》曰:「僮牛之告。」

段玉裁和许慎的解释,都把“告”字理解为牛角要触人,所以“告”字也曾写作“吿”。可是“告”跟牛角触人,实在是扯不上任何一点关系。恐怕都是穿凿附会,曲解了“告”字的本意。

“告”本来可以是上对下,也可以是下对上,

后来特指以下告上。而以上对下则改用作“诰”。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告上曰告,發下曰誥。“告”和“诉”的差异:在用于告诉意义时,“告”偏重于告知,“诉”偏重于陈述。在用于控告意义时,“告”偏重于告发,“诉”偏重于陈诉。

2 文 献 选 读

《禮記·曲禮上》

《禮記·曲禮上》出必告,反必面。

孩子无论是在出门之前,还是回来一进家门之后,都一定要先向长辈报告。

《詩經·小雅‧小旻》

《詩經·小雅‧小旻》我龜既厭,不我告猶。我怀疑龟卜的结果,一卜再卜,结果灵龟对我生厌了,不再告诉我吉凶了。

本来是很灵验的东西,你不相信它,过度地使用它,它也是会失灵的。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黽勉從事,不敢告勞。

勤勉做事,而不敢向别人诉说自己的劳苦。

3 成 语 典 故

告往知来

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从已知的某一点,推知出未知的另外一点。

《論語·學而》: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贡问孔子:如果虽然贫穷却不“阿谀奉承”,虽然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是不是这样就很好?

孔子回答说:是很好,但是却不如“穷的有志气,富的有教养”。

子贡又问:所以在《诗经》中把修养比喻成琢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这样的吧?

孔子高兴地说:子贡啊,现在可以开始与你一起讨论《诗经》了。你已经可以从已知的某一点而推知出未知的另一点来了。

三告投杼

是《战国策》中说的一个「流言可畏」的故事。说当年曾参[shēn]居住在费这个地方,有个也叫曾参的杀了人,有人就来告诉曾子的母亲,母亲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杀人。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说曾参杀人,母亲还是没把它当回事。再过一会儿,又来一人说曾参杀人。这时母亲害怕了,丢下手中的机杼,翻墙逃走了。

《戰國策.秦策二》:昔者曾子處費,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者不殺人。』置自若。有頃焉,人又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置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懼,投杼逾牆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应该有基本的信任。

流言虽然很可怕,会使一些没脑子的人由信而转疑,但是有脑子的人一定要冷静下来分析,在没有看到事实根据之前,决不能轻易就动摇自己的基本信任。

以「告」作声符的形声字诰

帝王对臣下的训诫。宋以后限以皇帝的任免和封赠。

,古地名,周文王儿子的封国,在今山东菏泽成武县东南。,告祭祖先。

,水势浩大。

皓/晧,日出后洁白光明。

,制造、造就。

,残酷。但本意是酒味浓厚。,本意是背靠背。

[hú],鸿鹄即天鹅。

[gù],桎梏,木制的手铐。

[kù],帝喾高辛氏是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

[jiào],地窖。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李家俊,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134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