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天耗资 50 亿,小米造车决心很大,但还要跨三道坎

夏星

一直以来,小米造车颇受外界关注。去年 3 月份,小米宣布加入造车大军,初始投资 100 亿元人民币,还计划用 10 年 100 亿美元的资金投入来做这件事。

历时 500 多天后,如今的小米在汽车领域的投入已经超过 33 亿元,团队规模超 1000 人。此外,小米耗资超过 20 亿元对汽车工业的上下游企业进行并购或者投资,并计划在北京自建工厂,建设包含 30 万辆产能汽车生产线。

500 天耗资 50 亿,小米造车决心很大,但还要跨三道坎

和 " 蔚小理 " 等造车新势力相比,小米显然有钱得多。不过,想要赶上早已布局新能源市场的车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何况如今的造车新势力已逐渐凋零,作为后来者,小米造车会一帆风顺吗?

小米造车的进度到哪了?

尽管小米造车的声势浩浩荡荡,但至今为止,小米官方没有正式发布过关于首款车型的细节,比如要造什么车、车型定位是什么、售价区间是多少等信息一概没有,甚至连概念车的影子我们都没有看到,这不禁让人觉得,小米造车是否遇到了阻碍?

此前,小米创始人雷军曾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张与小米自动驾驶测试车的合影。从图片来看,该台测试车的车顶配备了价值不菲的激光雷达等硬件系统,但测试车套用的是宝马 5 系的车体。

500 天耗资 50 亿,小米造车决心很大,但还要跨三道坎

车没见到、厂没建成、人也还在招,这 500 多天来,关于小米汽车的实质性进展和消息并不多。事实上,小米连造车资质也没拿到,即使它的工厂已经在建设中。

相较之下,同为大厂下场造车的阿里智己汽车、华为 AITO 问界汽车,旗下首款车型早已亮相,并到了发售阶段。其中,百度的集度汽车于去年 2 月成立,和小米宣布造车的时间相当,其首款量产车 ROBO-01 也将在 10 月份正式发布。

当然,智己汽车、AITO 问界和集度汽车之所以造车进度更快,离不开上汽、东风小康和吉利等传统车企的支持。

作为失去先发优势的后来者,小米造车的脚步确实太慢了,目前小米造车的进度究竟到哪了,外界一无所知,业内难免质疑,小米到底能不能造车。

500 天耗资 50 亿,小米造车决心很大,但还要跨三道坎

突破性核心技术是第二道坎

对于没有造车经验的小米来说,如果量产一款车是第一道坎,那拥有突破性的核心技术就是第二道坎。

在小米汽车看来,自动驾驶是智能电动汽车决胜的关键点,所以,虽然小米量产车还没有影子,但它的自动驾驶测试车已经上路了。

根据网上曝光的图片来看,小米自动驾驶测试车套用的车体除了宝马 5 系外,还有比亚迪汉。小米很可能将这套智能驾驶系统命名为 "XIAOMI PILOT"。目前,小米已有 144 辆测试车在全国各地进行路测。

500 天耗资 50 亿,小米造车决心很大,但还要跨三道坎

然而," 自动驾驶 " 算得上真正的突破性核心技术吗?要知道,自汽车诞生以来,人们就没停止过对自动驾驶的追求,一百年了,家用车的自动驾驶功能发展到今天,只从 L0 级进化到 L2 级。

眼下,市面上号称 " 自动辅助驾驶 " 的乘用车,基本都是 L2 级,仅仅属于 " 辅助驾驶功能 "。这意味着,我们与 " 自动驾驶 " 还处于完全不沾边的阶段,小米汽车只用 500 天就能实现突破性进化吗?

500 天耗资 50 亿,小米造车决心很大,但还要跨三道坎

什么才是真正意义的突破性核心技术、是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技术呢?估计没多少人会说出 " 自动驾驶 " 这个词,大部分消费者关心的还是续航、安全、品质、充电效率、充电便利性……当然,这些也是最难突破的技术门槛。

新能源细分市场已经没有蓝海

除了核心技术,价格也是一道关键的门槛。

去年雷军曾经发起过一次关于未来小米汽车定价的民意调查,数据显示,在 1.7 万多名参与调查者中,希望售价在 10-20 万元区间的人占了 81%,是绝大多数。

支持 20-30 万元区间售价者约为 11.5%,属于少数派;接受 30 万元以上售价的人,比例仅为 7%。可见,在大多数消费者的眼里,20-30 万以上的小米汽车是价格天花板了。

不过,从雷军发布的小米自动驾驶测试车来看,小米第一款车大概率是一台中大型轿车。另外,小米汽车低配车型将采用 400V 电压平台,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高配车型将采用 800V 电压平台,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

全栈自研、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刀片 / 麒麟电池、定位中大型车,可想而知,小米第一款车的价格不可能很低。预计小米首款车低配版售价 25 万元左右,高配版本售 30 万元以上。

500 天耗资 50 亿,小米造车决心很大,但还要跨三道坎

那么问题来了,2024 年小米汽车量产车上市时,这样的定价还有竞争力吗?眼下,新能源车各个细分市场的格局基本趋于稳定:

10 万元以下的新能源市场,以五菱、奇瑞、长安为首;10-20 万区间的,以比亚迪、吉利、长安等传统车企领头;20 万元以上的,有比亚迪、丰田、本田、特斯拉等主力。

而且随着越来越多传统车企加速进军新能源市场,各个细分市场的竞争将日趋白热化,届时小米汽车还能在细分市场找到新的机会吗?

雷军能成为下一个 " 马斯克 " 吗?

对于小米造车要面临的一道道坎,雷军或许也很清楚,因此小米宣布造车以来,雷军就一直在强化自己 " 汽车人 " 的标签,以便为小米汽车预热和营销。

今年 5 月,雷军发布博文,表示想成为一名汽车博主,就像此前多次给小米手机带货一样,这一次,雷军准备向汽车博主转型。

500 天耗资 50 亿,小米造车决心很大,但还要跨三道坎

此举或受马斯克启发,作为推特拥有 8000 万粉丝的超级大 V,马斯克将粉丝营销玩的贼 6,得益于马斯克的影响力,特斯拉在全球市场也是拥趸无数,这也证明了 CEO 营造的人设魅力对于车企发展是有一定程度影响的。

500 天耗资 50 亿,小米造车决心很大,但还要跨三道坎

雷军想做汽车博主,亦是在打造自己的人设形象,给小米汽车造势。然而,买小米手机的人,真的都是奔着雷军去的吗?小鹿相信,大部分消费者买小米手机主要是看重它的性价比优势,既然雷军在手机领域都没有立住人设,那么在汽车领域,雷军还能成为中国的 " 马斯克 " 吗?

种种看来,小米造车依然任重道远。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DearAuto 立场。 )

———— END ————

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李国勇律师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李为民,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146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