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谁发明的(文房四宝真正的老大 百年如石一点如漆 六千年历史六分钟全了解)

四川小唐

中国书画离不开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更是家喻户晓,但大家好像对其中的墨了解并不多,也许是现代技术的发展,甚至有点漠不关心。笔墨纸砚,墨在“文房四宝”中排名老二,但如果按照年岁来说,其实更应该是老大,如果想搞清楚为什么,让我们进入历史,了解墨的发现和发展。

早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已开始把天然墨用于美术装饰了。文字发明后人们又用墨写字,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除大量镌刻的文字外,还发现有用朱书和墨书的痕迹,后经科学鉴定甲骨上的红色笔迹为朱砂,黑色笔迹则为碳素单质。可见,殷商时代我们的祖先已掌握了天然墨的性能,并用于书写文字。

考古出土墨块

宋代赵希鹄在《洞天清录》中记载说:“上古以竹挺点漆而书”,这里的“漆”可以算是墨的雏形了。但这也可以看出,当时是竹而并不是笔,更不会是毛笔,宣纸的发明大家就更清楚了,而砚台更应该是因墨才有,所以如果按照年龄来说,墨才是文房四宝的老大,毛笔只能算二哥。

西周时期,出现了人造墨。据《述古书法纂》载,早在西周的周宣王时“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这是我国古代关于人造墨的最早记录。

关于这一 点在徽墨的故乡安徽歙县、休宁一带有过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天,邢夷在溪边洗手,看见水中漂浮着一块松炭,无意中随手捡起,手上染了黑的颜色他很是诧异,后来取之回家,捣碎成灰用水和之并不凝结,随手用粥饭之类的黏性物拌和效果很好,从此就用手搓成扁形或圆形的块状。这个传说的真假姑且不论,但墨的发明确实 有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罗小华一池春绿墨,直径 8.0 cm,厚1.3cm

春秋战国时期,墨被广泛用于文字书写,人工墨因质量优于天然墨而逐渐被认知并得到推广。到了秦汉时期,以松烟墨为代表的人工造墨技术有了可喜的进步。东汉时出现了墨模,使墨的式样趋于规整。时至汉朝,宫廷内专门设置了掌管纸、墨、笔文房用品的官员。东汉学者应劭在《汉官仪》中记载说: “尚书令仆丞郎,月赐麋大小墨两枚”。

1953年,河北省望都附近发现的汉墓壁画中,“主记史”座前放着三足砚,其上竖着一锭墨,边上有水盂,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有墨使用场景记载的图像资料。

另有史籍显示,汉代制墨已有了一定规模,其产墨区已遍及陕西扶风、麋阳、延州以及广东的许多地区,其中以麋阳所制的墨最佳,故古人诗文中也有称墨为“麋”的记载。从汉到魏晋、南北朝,虽制作墨的人数不多,但墨的质量却不断提高。

三国魏时,书法家韦仲将总结前代经验,采用“好醇松烟干捣,以细绢簁于缸中,簁去草芥。烟一斤以上,好胶五两,浸梣皮汁中。可下去黄鸡子白五枚,亦以真珠一两,麝香一两。皆别治细簁,都合调下铁臼中,宁刚不宜泽,捣三万杵”之法。

制出了被人誉为“仲将之墨、一点如漆”的佳墨,并首开以贵重药物制墨先河。到了晋代,制墨技术进一步科学化,发明了用胶配制成墨,使墨的质量大有改善。

唐朝末期“安史之乱”以后,河北、山西一带战火频仍,社会经济受到重创,百姓流离失所,许多制墨工匠纷纷背井离乡逃向江南,以谋求新的生活出路。在这种 背景下易州著名墨工奚超带着儿子奚廷珪来到江南富庶之地歙州,安营扎寨,重操旧业。

图为李鸿章所用墨锭

千年黄山古树和清澈的水源,使奚超父子看到了制墨的希望。他们改进了捣松、和胶等方法,形成了一整套操作规程,所造之墨在品质上超过了易州墨,被人誉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赢得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廷珪父子被封于“墨务官”并赐给国姓。从此奚超改为李超,奚廷珪改为李廷珪,以此“李墨”名满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品”。

而后李氏父子又将造墨技术授予耿姓和盛姓,一时皖南歙县、休宁等地墨家林立 世代相沿,“徽墨”声誉越来越好,深得士林珍爱。李墨的出现,可谓是中国制墨工艺趋向成熟的标志。

宋代制墨业十分繁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油烟墨的创立,开辟了中国制墨业的新领域。

千百年来制墨主要以松烟为原料,由于常年累月取古松烧烟致使松林被砍伐殆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他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中说:“今齐、鲁间松 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面对松树大量砍伐墨源严重枯竭,沈括提出石油烧烟的科学见解。他说:“石油至多,生于地下无穷,不若松 木有时而竭。”在松木资源大量减少,用墨需求又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寻求新的制墨原料已迫在眉睫,于是一种新的制墨原料油烟应运而生。

第二,制墨从业人员众 多,名家辈出。

宋代制墨名家见诸史册的多达一百余人,张遇、潘谷、吴滋、戴彦衡、沈珪、叶茂实最具代表性。他们在选料、配方、烧制、用胶、捣杵等工艺方面 都有独到之处,为后人留下了丰富制墨范例。

第三,达官贵人及文人墨客与制墨工匠交往密切,互磋技艺,在制墨史上传为佳话。

宋徽宗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在书 法绘画方面颇有天赋,他创造的:“瘦金体”书法名传千古,他喜欢墨懂墨,还亲自实践制墨。据明屠隆《考槃余事》记载:宋徽宗曾经采用烧苏合油取烟制 墨, 50克的墨价值黄金500克,由于配料昂贵,制作方法独特,别人难以仿制故被称作“墨妖”。北宋的大文豪苏轼也是一位制墨爱好者,此外如秦少游、陆 游、黄庭坚等文人也都有制墨经历。

御园图集锦墨,选自故宫、西苑、圆明园三处的四十个景观,以四十锭构思巧妙、形态各异的墨加以呈现,其品数之多、雕刻之精,为制墨史上罕见。

安徽歙县人潘谷一生致力于墨业,其“布衫漆黑手若龟”,所制之墨,遇湿不败,香彻肌骨,墨研至尽而馨香不衰,被苏东坡誉为“墨仙”。特别是其所制“狻猊”“松丸”“枢廷柬阁”等墨,均被誉为神品,极受宫廷显贵喜爱;安徽黟州张遇烧油取烟,配以麝香、冰片、梅片、金箔等加胶质而制墨,史称“烟墨”。

明朝黄长吉玉兰形墨

他所制之墨,品质绝佳,供宫廷御用,名震一时。当时远在吉林长白山一带的金章宗,曾派专人前来购买他制作的“麝香小御团”墨,供宫中画眉专用; 1977年春,江苏省武进县村前蒋塘大队南宋墓,出土半枚叶茂实墨,墨挺坚致如玉,光泽如漆,是宋墨珍贵的实物资料。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因君主皆轻视文事,制墨业未有特别的发展,但尚能延续宋的余风,保持原来的成就。此期制墨以朱万初为代表,他取墨材为摧朽之松三百年不坏者,所制烟墨极佳。及至明朝,在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有了一定萌芽的条件下,过去秘而不传的制墨方法被广泛利用,墨的生产又向前发展一大步,并出现了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邵格之“四大名家”。

这时,久享盛名的徽墨开始出口,行销日本、东南来等地。清代制墨业在明代制墨业的基础上,更加多元和完善,出现了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制墨“四大家”,并有“天下之墨推徽州,徽州之墨推曹氏”之说。1914年,曹氏徽墨参加东京博览会获金质奖章。1915年,胡开文后裔制作的“地球墨”参加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受一致好评,获得金奖,再次为中国墨争夺了荣誉。

这枚地球墨的构思精巧,制作精美,也是我国制墨史上罕见的精品。它通体饰金填彩,呈厚厚的扁圆形,稳重结实而又不失圆形球状。直径为12.2厘米,厚1.5厘米,重365克。墨的两面与地球仪十分相似,绘有清晰的经线和纬线,两面分别代表了东西两半球。在墨面上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等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并且您还能发现世界各国的国界以及他们用中英文标注的首都。

地球墨由胡开文墨店的创始人胡天注的儿子胡余德在1915年制作完成。收藏时,此墨可装置于锦盒、漆匣内;陈设时,配置底座,可成为实用的地球仪。地球仪如今作为一种普通的教具,并没有任何奇特之处。但是在此墨制成的1915年,中国仍处于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禁锢下,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仍停留在“天圆地方”的概念中,而胡开文墨庄能仿制地球仪,将其成功地设计成墨品一款,非常具有超前意识。

清末,安徽进京赶考而未能及第的书生谢松岱,想起当时在考场上研墨的情景,深感研墨太费时间,耽误了答卷。于是,他亲自动手试验,经过多次的选料研制,终于摸索出用油烟加上其他辅料可以制成同墨块效果相同的墨汁。于是,他放弃了考试做官的念头,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生产经营墨汁的店铺,亲手书写匾额“一得阁”,悬挂于门前。

自此,“一得阁”的声誉不胫而走,蜚声京城。然而,自道光皇帝起,制墨业开始走下坡路,到同治、光绪年间处于最低潮。加之帝国主义的入侵,制墨所用的漆和桐油被大量掠夺出口,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制墨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地区渐渐恢复了传统的制墨工艺,生产出一批质量不错且很有声誉的产品,备受书画家们的好评,还多次被遴选为国家礼品。

图为物理学家牛顿定制的彩色墨锭

而今,随着当代书画艺术的兴盛,墨汁的使用更加广泛,中国古老的墨受到了冷落,但不少书画家发现墨汁虽方便快捷,但作品出来的效果不如用墨锭磨出来的层次感好。好墨锭磨出来的墨色能做到“清、透、厚”,笔触清晰不怕叠加,墨色层次丰富,甚至有堆积感,因而市场对墨锭的需求又逐渐显现。

为满足这种需求,安徽几家墨厂在生产墨汁的同时,仍在生产各种类型的墨锭,使徽墨的传统得以延续。其实,墨不只是书画的一种材料,中国墨千年的传承发展,更是中国独有的墨文化。

限于篇幅,明天将分享璀璨的中国墨文化,不但有趣闻轶事还会有选墨研墨的技巧大全。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黄脚鱲,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200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