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真的作用(论语说文之二十一——有趣的“顶真”)

夏星

有趣的“顶真”

撰稿:成宇 | 主讲:成宇

上期答案

answer

我们民间有很多谚语,就是以谐音为修辞方式的,这些谐音的言语生动活泼,极有趣味。请大家看下列谚语的谜面,说出谚语的谜底。

1.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2.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3. 精装茅台——好久(酒)

4. 梁山泊军事——无用(吴用)

5. 一条腿的裤子——成群(裙)

6. 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

7.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礼)

8. 电线杆子绑鸡毛——好大的胆子(掸子)

9. 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

10. 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正文

今天我们讲顶针。这里的顶针不是我们做针线活的工具顶针,而是一种修辞手法。而这种修辞手法和工具顶针有什么关系吗?年轻的朋友可能不知道这种工具,年纪稍长一些的朋友可能还会有记忆。

在北京潭柘寺弥勒殿有一幅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幅楹联就使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那什么是顶针呢?顶针,也叫联珠,就是指用前一个词句的末尾,作为下一个词句的开头,使相邻的词句上下相连,首尾衔接的修辞格,这种首尾相接的形式,就像做针线活时用顶针一针针地连缀的状态,也许这就是我们把它称之为顶针的原因吧。

我们再看唐寅的《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换酒钱。

这首小诗上下句首尾衔接,也使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

其实,顶针的修辞手法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也许大家还记得我们上语文课时,老师常带我们做的一种文字游戏——成语接龙。其实那就是一种顶针的文字游戏。我记得改革之初有一个相声其中有一个片段,捧哏的说出一个四字词语,要求逗哏的字头咬字尾,最后说出“实现四化”结束,这也是顶针。

顶针这种修辞格在我国的修辞史上古已有之,《礼记·中庸》中说:“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这就是顶真的修辞运用。顶针,在文学作品中更是被普遍使用。比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细雨弄烟烟弄日,断云粘水水粘空。”(韩元吉《浣溪沙》)上面的两个例子都是句中使用顶针,再比如:“断肠人写断肠词,词写心中事,事到头来不由自。自寻思,思量往日真诚意。”(元无名氏《小桃红》)“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 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鲁迅《祝福》)这两个例子都是句子之间使用顶针。

顶针的修辞形式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不一一列举,大家可以在日常的语言交际及阅读中趣去慢慢发现并寻找其规律。到了现代的语言生活中,顶针的修辞在形式上也有一些发展变化,比如流沙河的诗歌《理想》中写道:“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大家发现其中顶针的使用了吗?

有一次,我到同学家做客,同学的夫人向我抱怨我的同学太忙不干家务,就使用了顶针的修辞,非常有意思,她说:“你这位同学整天不回家,回家什么也不干,不干还总挑错,挑错你倒是干呀,干还干不好,干不好还总有理。”我听了以后,对她说:“嫂子,我明白了。您就别说了,说了也没用,没用的话说了大伙都生气,生气您就抱怨他,他整天在外也很累,累了就想歇着,歇着您看着就不高兴,不高兴您也得干,干完了您又抱怨,抱怨完您也生气。”没等我把话说完,嫂子就笑了,然后给我们准备酒菜去了。也许这就是顶针的妙用吧。

本期试题

question

请您用顶针的修辞对出下联。

第一个上联是: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第二个上联是: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第三个上联是:一心守道道无穷,穷中有乐。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梁天平,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290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