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解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四川小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7

解释

“弘毅”, 博大坚忍

“仁以为已任”,就是“以仁为己任”

“而后”,然后

“已”,完结、终止

大意

曾子说:“一个士不可以不博大坚忍, 因为他任务重而道路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这任务还不重吗?一直到死才能停止,这道路还不远吗?”

导读

周朝的贵族分为五等: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等之外就是平民了。土是贵族中地位最低、人数最多、最接近平民的一个阶层,社会管理主要靠这一个阶层进行。因此作为一个土, 必须具备各种管理社会的知识和能力。孔子教学生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其实就是在训练一个合格的土。 士最初分为文士与武士,后来偏向文士发展,单独称“士”的时候一般都指 文士。

周朝世袭制度并不是所有的贵族都世袭,世袭本来只限于天子和诸侯,后来礼崩乐坏,周天子的势力削弱,地方的势力增强,卿、大夫也变成世袭的了,但是士则始终不是世袭的。秦汉以后,贵族世袭作为普遍制度基本上已经崩溃,士已经不算贵族,但却因为社会管理的需要而保证了这个阶层存在的必要性,而且还在人数上和功用上更加扩张,成为平民中的领导阶级,传统称士、农、工、商为“四民”,而士为四民之首。

士因为要管理社会,因而也就具备一种管理者的使命感和骄傲感,这种使命感和骄傲感孟子把它叫作“恒心”一种稳定的、 不会轻易改变的精神状态。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这个阶层发展到现代社会就变成今天大家所说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管理者,特别是社会精神价值的守护者,是社会的良心,是一群有社会使命感的人。 这个精神价值或说良心或说使命感也就是孟子讲的“恒心”。

本段中的“仁以为己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把守护社会精神价值、社会良心看作自己的责任。而这个守护是没有终结的时候的,只要活着就放不下。一个古代的真正的士,或者现代的有担当的知识人,就应该有这样一种任重道远的强烈的使命感。

“士”本来可以译为“知识分子”,但知识分子一词现在用得太滥,不能准确地传达出古代“士”一词的含义,所以大多数情形下干脆不译。

用阅读去了解这个世界,然后爱上它

——阅世读书会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甘远志,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186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