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书大家田蕴章说鲁迅的字不是书法,你怎么看?

青青

田蕴章说鲁迅先生的字不是书法?看到这句话之后,不禁让我想到了田老师对启功先生的评价,似乎不评价个名人,不能显示自我的存在一样。对于田蕴章老先生的话,我只能回复:呵呵。

那么就借此问答,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鲁迅先生和书法的一些事情吧,具体说鲁迅先生的字是不是书法,大家看完再说。

鲁迅先生的书法学习背景

鲁迅先生出生于晚清一个典型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的祖父是晚清的翰林学士,不仅是文化学识深厚,还继承了二王帖派一脉的飘逸俊雅和宋人的尚意书风。他的父亲也是一位饱读诗书的秀才,一手规范的馆阁体书法也是那时读书人的标配。而鲁迅私塾的老师是他的叔祖,治学严谨,书法功底深厚。

在上述一个这样的背景下,少年鲁迅就进行过严格的书法基本功的训练。进入三味书屋学习后,他的老师是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书法对鲁迅也产生了影响。在学习期间,鲁迅的一部分兴趣转移到了研究古文字上,这对日后鲁迅对书法的认识和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而在鲁迅留学日本期间,成为了一代大儒章太炎的学生,章太炎曾经为鲁迅、许寿裳、周作人、等八人单独开设了课外班,为他们讲授经学、史学、文字学、考据学等方面的知识。从此也给鲁迅带来了一个业余爱好,就是对金石文字的研究和考据。因此,我们看到鲁迅的书法,明显是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呈现出高雅朴茂的金石气息。

鲁迅对金石书法的收藏与研究

因为受到晚清时期大环境的影响,再加上章太炎在小学上的指导,鲁迅对古文字和金石拓片的研究呈现出极大的热情。

蔡元培先生也曾对鲁迅的辑录工作作过论述:

“他杂集会稽郡故书,校《嵇康集》,辑谢承《后汉书》,编汉碑帖,六朝墓志目录,六朝造像目录等。”

而在《鲁迅全集》中我们也发现了大量的关于鲁迅购买各种拓帖的记录,他搜集和购买的金石拓片的数量令人惊叹。据说他在北京工作的近十年期间,除去买了一套房子和日常家庭支出,有很大一部分钱都花在购买刻帖和书籍上。

而各种拓帖收集来之后,鲁迅还要做一个整理的工作,有很多残缺的部分,异体字部分,他都要进行考据,然后编辑成册。

据《鲁迅辑校石刻手稿》统计,共辑录从两汉至隋唐时期的碑拓约790余种,手稿摹写达1700多页,对汉魏六朝画像石、画像砖也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经收录最终汇成《俟堂专文杂集》一书,又收造像1335件,造像题记343篇,汇成《六朝造像目录》一书。

跟他住在一起的周作人曾经这样回忆鲁迅的工作:

“下午四五点下班,回寓吃饭谈天,如无来客,在八九点时便回到房里做他的工作,那时辑书已完结,从民四起一直弄到碑刻,从拓本上抄写本文与《金石萃编》等相较,看出许多错误来,这样校录至于半夜,有时或至一两点钟才睡。”

这个工作不仅使得鲁迅在古文字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使得他的书法得到了进一步演变,尽显沉雄、宽博之态。

鲁迅的书法是真正的文人书法

鲁迅的书法演变之路让我想起了欧阳修,欧阳修本无意于书法,他自己也说自己在这方面没有天赋。但是欧阳修做了一件事,就是编篡《集古录》,在编篡《集古录》的过程中,书法得到了升华。

鲁迅的书法也是这样一个过程,从鲁迅的日常手札来看,用笔流畅,提按分明、结字高古雅致。而他的一些诗轴上的书法,笔墨线条明显是受到了篆、隶的影响,表现出一种厚重感和凝重感。

郭沫若先生就曾对鲁迅做过如此精到评价:

“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唐宋,直攀魏晋。”

俗书大家田蕴章说鲁迅的字不是书法,你怎么看?

所以,对于田蕴章先生说鲁迅先生的字不是书法,我确实不敢苟同。

我是翰墨今香,我只专注分享传统书法文化,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感恩有你。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王鹤寿,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179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