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ec825(入世20年 前赴后继,长城吉利奇瑞冲击高端)

四川小唐

昨天,在《入世20年 国际化视野和实践成就了自主品牌》一文中,车讯网聚焦自主品牌战略转换,对“入世”20年来自主品牌头部企业的全球化布局和发展做了报道。

  今天,我们将聚焦自主品牌战略转换的另一条路径——高端化,进一步讨论自主品牌的头部企业是怎样实现产品和品牌高端化的,而在高端化进程中积累了哪些经验与教训?

吉利ec825(入世20年 前赴后继,长城吉利奇瑞冲击高端)

  1月6日,吉利汽车公布,2021年吉利汽车总销量达132.80万辆,其中,属于高端车型的“中国星”系列车型销量超21万辆,领克品牌系列车型销量达22.05万辆,同比增长约26%。

  吉利推出的多款高端车型,如“中国星”系列的星越、星越L以及领克品牌旗下领克01、领克09,不仅迈入17万-20万元的合资品牌“主战场”,更是在2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区间占据一席之地。

吉利ec825(入世20年 前赴后继,长城吉利奇瑞冲击高端)

  然而,吉利的高端化并非一蹴而就。无论是2008年试图推出的豪华C级车型EC825,还是之后沸沸扬扬的英伦帝华,均由于技术、品牌形象及市场环境等影响,尚未面世便打起了“退堂鼓”。

  直至2010年,在成功收购沃尔沃的助力下,吉利的技术水平和品牌向上能力得到飞跃性成长,先后推出多款“走量”车型,使消费者口碑与品牌形象得到快速提升。

  2016年,吉利正式发布旗下高端品牌领克,并在隔年上市了首款车型——领克01。

  与沃尔沃XC40相同,领克01诞生于吉利与沃尔沃合作开发的CMA架构,并采用了沃尔沃Drive-E系列发动机,利用沃尔沃的优质技术资源,使产品质量、品质达到更高标准。

吉利ec825(入世20年 前赴后继,长城吉利奇瑞冲击高端)

  显然,领克品牌承担着吉利高端化迈进的重任,这一布局也得到了预期的效果。2018年,领克01加权平均价达18.18万元,其Pro版本以上的高配车型销售占比为80%,已然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端车型”。领克品牌上市仅一年,年销量便跃升至12.06万辆。

  作为国内最优秀的两大民营车企,如果说凭借与沃尔沃的深度绑定,吉利在高端之路几乎呈现出稳步向上的成长曲线,那么,长城的高端化冲击,则是依赖自身决策修正与技术研发下“苦功”。

  2012年,长城率先以哈弗H8、H9两款硬派越野车型开启高端化尝试。但是,由于自主品牌高端技术与品牌形象的不足,以及这一小众市场的局限性,很快就遭遇月销不足千辆的压力。

吉利ec825(入世20年 前赴后继,长城吉利奇瑞冲击高端)

  在产品研发中,长城一直坚持“过度投入”原则。无论是构建涵盖欧洲、北美的全球八大研发中心布局,还是建立上百亿规模的国际一流发动机实验室、整车研发中心,重金投入换来了核心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长城的第二次“冲高”奠定了基础。

  2016年,长城汽车发布了高端品牌WEY,以期突破15万元的价格天花板。WEY系列车型VV7、VV5和P8分别于2017年6月、9月和2018年5月正式上市,2018年上半年品牌累计销量约7.8万辆。

  尽管遭受多种影响,后期WEY品牌的销量并未形成稳定攀升,但经过反复尝试,魏建军在高端发展上形成了独有的专注化品牌战略:“品牌的建立和成长,必须要通过品类强化,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获得品牌价值的提升。”

吉利ec825(入世20年 前赴后继,长城吉利奇瑞冲击高端)

  自2020年起,长城汽车先后推出坦克品牌、沙龙品牌以及哈弗大狗系列,其中,哈弗大狗2021年销量达10.07万辆;坦克300全年交付8.46万辆;而重启后的“魏牌”也借助摩卡、玛奇朵等智能化车型,全年销售5.84万辆。在新一轮的高端化市场中,长城通过不断的技术突破、品牌运营,已然形成了涵盖越野、智能、混动等多品类高端SUV矩阵。

吉利ec825(入世20年 前赴后继,长城吉利奇瑞冲击高端)

  在高端化的探索之路上,奇瑞应属国内最早“尝鲜”的企业之一。不过,在“入世”20年间,四次冲击高端市场的奇瑞,进展却并不算顺利。

  奇瑞的首次“冲高”,是在2003年的“非典”后期。当时,奇瑞“借道”上汽集团拿到轿车生产的许可,心气正高。当年7月,奇瑞宣布旗下中高级轿车——“东方之子”2.4升自动挡车型售价为16.66万元,竞争对手锁定为上汽大众帕萨特、北京现代索纳塔和沈阳华晨中华等。

  可惜好景不长,由于品牌局限、产品质量等问题,东方之子并未取得应有的市场预期。情急之下,企业做了多次价格下探,如2004年4月,东方之子降幅为15.7%;2006年2月,东方之子价格区间调整为不到10万元起;2006年9月,奇瑞公司突然宣布东方之子系列全面大幅降价,平均降幅2万元,最高降幅2.7万元。当时的报道称:“降价幅度之大,对于国内车市无疑引发了一场强烈地震﹍﹍”价格一降再降,让东方之子一蹶不振,很快退出市场竞争。

  奇瑞的第二次高端化尝试是200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使自主品牌迎来了入侵国内中高端市场的“时间窗口”,而彼时的奇瑞,也还是“意气风发”,不仅连续九年蝉联自主品牌销量冠军,年销量更是成功突破50万辆,同比增长40.5%。

  在市场环境与自身业绩双向利好下,奇瑞推出了瑞麒和威麟两大高端品牌,但由于品牌定位混乱、产品质量不高等,两品牌相继消逝。

吉利ec825(入世20年 前赴后继,长城吉利奇瑞冲击高端)

  2014年,奇瑞转换思路,通过与以色列一家公司的合作,推出了“观致”品牌,试图以合资品牌形象翻盘。但由于自身品牌力不足、产品定位又与大众、丰田等合资品牌主销产品高度重合,市场响应寥寥。最终,观致品牌于2017年被宝能收购。

  客观来看,奇瑞“冲高”的几次失败,几乎都可以用“叫好不叫座”形容。虽然在中低端市场已经拥有了大量用户,但品牌认知和产品品质等方面,当时的奇瑞并不完全具备高端化条件。

  历经多次品牌向上的挫折后,车市下行让奇瑞又一次尝试对高端化的冲击。乘联会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国内汽车市场8万元以下级别车型的销售份额缩水11%,销量削减超300万辆;2019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首次跌破40%。面对廉价车市场的年销规模触及天花板,SUV市场增长红利逐渐消失,自主品牌的高端化成为了必要之选。

吉利ec825(入世20年 前赴后继,长城吉利奇瑞冲击高端)

  2019年,星途品牌背负着奇瑞的希望迎来了上市。该品牌产品定位高于“艾瑞泽”与“瑞虎”,并采用完全独立的品牌运作和独立的生产线,几乎具备了新晋高端品牌一炮而红的潜质。然而,由于内部营销的不利、高层频繁调动以及网点布局的缺乏,导致前期上市的两款车型2019年累计销量仅2万辆,2020年更是降低至不足两万辆。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星途汽车全年销量约为3.7万辆,实现同比增长121%,且连续14个月保持增长。“在最能代表品牌溢价能力的单车平均售价上,星途也超过15万元,超越了日产、雪佛兰、斯柯达等众多合资品牌”,希望奇瑞星途的“冲高”能够成功。

  结语:“入世”20年,自主品牌经历了由弱至强的变革式发展,在市场战略方面,也从主打性价比优势,逐渐转换为向高端化、精品化汽车市场冲击的发展路线。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说的一样:“在车市下滑的市场环境下,自主品牌更需要沉下心来思考,生产更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品牌溢价能力。”

  在长达20年的拼搏之中,面对品牌形象、技术、设计等多重困难,自主品牌高端化的成长之路并无任何捷径,只有不断强化企业自身技术实力,以消费者需求为主导,才能形成品牌价值的上升,进而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史和平,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132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