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不太习惯较高的书法欣赏标准?欣赏标准低一点才符合艺术审美吗?

四川小唐

我认为书法的欣赏是没有什么标准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不能说欣赏王羲之《兰亭序》的人就比欣赏颜真卿《祭侄文稿》的人标准高。因此,欣赏的标准是没有高低贵贱的,每个人都对美有自己的审美标准,有自己的价值标准,我们尊重每一个人对美的不同理解。

我认为欣赏的标准是没有高下之分的,但是对书法的鉴赏力是有高下之分的。

怎么去理解这个问题呢?我们说,一个人他游历过很多的地方、见过很多的人,经历过很多的事情之后,这个人的阅历是很高的。一个有阅历的人和一个没什么阅历的人,去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们的看法有很多地方都是不一样的。阅历高的人可能观察事物的角度会多样化,而阅历低的人看待事情的角度可能会比较狭窄。

对于书法的欣赏也是这样,鉴赏力高的人包容性会更大一些,欣赏的面比较宽,而鉴赏力低的人,可能就只欣赏某一类作品。

用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说吧,年轻的时候,我最不喜欢的一件作品就是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其实包括颜真卿的其他行草书,我感觉都是写的乱糟糟的,有啥好的啊,看不懂。

那么这几年通过自己阅读书法史,看了很多书法的一些理论著作,看了更多的名家经典作品,以及后人对这些作品的解读之后,我对原来不是很喜欢的颜真卿的行书的看法,发生了改变。现在越看《祭侄文稿》觉得越好,颜真卿的其他行书作品也觉得很好了。虽然,好在哪里,还具体说不出来那么多道理,但是心里至少已经接纳了这样的书法风格。

类似的还有王铎、傅山的作品也是,之前觉得写的什么啊,潦草的不行,跟王羲之、赵孟頫那种婉约、妍美的书风比起来太难看了。但是现在却蛮欣赏王铎的书法的,还有米芾的字现在也是越看觉得越好。

通过自己对书法的了解的深入,学习的深入,感觉自己的欣赏范围更加广了,能够接纳的各种作品也比较多了,也能分辨出一些作品的优劣了。

我们说术业有专攻,你在某一个方面下的功夫多,你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就强。书法也是这个道理,同样书法的欣赏也是一种能力。你对书法了解的越深入,欣赏过的作品越多,你的欣赏力就会越高,你能接纳的东西也会越多。

一个有欣赏力的人去看书展,你可能会从各个方面去欣赏一幅作品,例如他的传承、创新、笔法、章法、神采等等。不会只是说:“我X,这字真好”,或者是“我X,这写的什么啊!”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传播传统书法文化,希望您能够关注和支持我哦。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陈树湘,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191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