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满100岁的人称为什么 古人称男子一百岁为什么?

爱生活的丸子

现在大多数人在表达年龄时常常用数字表示,1岁、2岁……十八岁是成年人等等,数字表示的好处是简单,方便。在古代,年龄的表示方式不仅有韵味,而且十分有文化内涵,更能彰显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那么古代对于1岁到100岁,都怎么称呼呢?

幼年

1岁,牙牙

2岁,孩提

7岁,始龀[chèn],指小孩子开始换牙。

8岁,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九岁,黄口

10岁,幼学外傅之年。

少年

12岁,金钗之年,指女孩12岁。

13岁,豆蔻: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舞夕之年,男子十三岁至十五岁,也称舞勺之年。

15岁,及笄,女子15岁;志学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青年

15岁,成童舞象之年,男子15到20岁。

16岁,二八破瓜碧玉年华,女子16岁。

20岁,加冠,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弱冠,古人20岁行加冠礼,但体犹未壮,也称弱冠。桃李年华,指女子20岁。

24岁,花信年华,女子24岁。

30岁,而立之年克壮:正当壮年,古代30岁为壮。半老徐娘,女子30岁。

中年

40岁,不惑

50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54岁,六九

老年

60岁,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古称60死

61岁,还历寿:61岁的寿辰。

70岁,从心之年悬车之年古稀之年

77岁,寿喜,草书喜字似七十七,特代指77岁。

80岁,伞寿指80岁寿辰,因伞字草书形似八十。

88岁,米寿:88岁寿辰。

99岁,白寿:99岁寿辰。

100岁,期颐之年

108岁,茶寿

古代满100岁的人称为什么 古人称男子一百岁为什么?

古人称男子一百岁为什么?

中国传统的“寿”(ZT) 2005-9-8 星期四(Thursday) 晴 在当地习俗上,“过生日”和“祝寿”是有严格区别的。因为“寿”字的本意是指人的年龄大,如《说文》所释:“寿,久也。”《广韵》所释:“寿,寿考(同老)。”《篇海类编》所释:“寿,老年也。” 民间把“五福”俱全视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所谓“五福”就是《尚书·洪范》中记述的:“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同有)好德,五曰考终命(即有一个好的人生结局)。”把“寿”推为“五福”之首。正是在这种人生观的指导下,从古至今人们十分重视各种追求和祝愿长寿的活动,由此也就产生了祝福长寿的礼仪。这种礼仪大都是在老年人的生日时举行的,当地称之为“祝寿”、“拜寿”、“贺寿”、“庆寿”、“做寿”、“过好日子”等等。 从上述传统观念出发,把幼、少、青、壮年的生日礼仪,叫做“过生日”,而不能叫做“祝寿”,俗以为这样叫了是会“折寿”、“短命”的。那么,在什么年龄“过生日”才能叫“祝寿”呢?这从来没有统一的规定。从当地民间习惯来说,一是要在50岁以上或是有了孙儿;二是父母已经去世。一个人如果父母健在,即使已经过了50岁,也不能在家中“祝寿”,只能“过生日”,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尊亲在不敢言老”。古人把“寿”分为上中下,100岁称上寿,80岁称中寿,60岁称下寿。因此,并不是人的每一个生日都可以称作“寿”的。 古人对于祝寿和人的年龄段,都有一些专门的称呼和比喻。在现今一些祝寿匾、幛、贺词和其他书面语言中,仍不同程度地沿用着。 首先,对于男性和女性的祝寿有不同的称呼,男性称为“椿寿”,女性称为“萱寿”。这两种称呼都是有其来源的。在《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一段话:“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这本来是指极长寿的椿树,被后人借用为长寿老人的代称。又由于在《论语·季氏》中有孔子的儿子伯鱼,“趋庭而过’,接受父亲教诲的记载,后人遂将“椿”和“庭”合起来,将父亲称为“椿庭”,于是为父亲祝寿就叫做“椿寿”。推而广之,凡是为朋友的父亲祝寿,为父辈的男性乃至一切男性的祝寿,都可以叫做“椿寿”。萱就是“萱草”,又写作“谖草”,萱草的花蕾就是金针菜,又叫黄花或黄花菜。由于在《诗经·卫风·伯兮》中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的诗句,而按汉代学者对这句诗的解释:“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就是说,谖草是一种忘忧草,如果种在母亲所居住之处就可以令人忘忧。所以后人就把母亲称之为“萱堂”,或简称为“萱”。对父母则合称为“椿萱”。因此,为母亲祝寿就叫做“萱寿”。推而广之,凡为朋友的母亲祝寿,为母辈的女性乃至一切女性的祝寿,都可以叫做“萱寿”。 其次是对于人的不同年龄段,有特定的称谓。 总角:童年。古代,幼儿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 垂髻:童年。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因以“垂髻”指童年。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及笄:女子15岁。笄是古代妇女盘头发用的簪子。及笄,指女子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 豆蔻:十三四岁的少女。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寇梢头二月初。”后因以“豆寇”年华喻十三四岁的少女。 破瓜:女子16岁。古代文人把“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因称16岁的女子为“破瓜之年”。 弱冠:男子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礼记·曲礼上》说:“二十曰弱冠。”西晋左思《咏史》诗:“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而立:30岁。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因称30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40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言人到了40岁,社会经验增多,遇事能辨是非,不再疑惑。后称40岁为“不惑之年”。 强仕:40岁。《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谓男子40岁,智慧、气力皆强盛,可以出仕。 天命: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称50岁为“天命之年”。 艾:50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孔颖达疏:“发苍白如艾也。意谓头发苍白如艾的年龄。 花甲:60岁。由天干、地支互相组合排列的60个名号而得名。循环一次为60岁,称作一个“花甲”。 耳顺: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故称60岁为“耳顺之年”。 耆:60岁。《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指使。” 古稀:70岁。杜甫诗《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诗经·秦风·车邻》:“逝者其耋。”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后因以八九十岁为“耄耋之年”。 期颐: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期是期望,颐是养。就是说,人活到一百年,是期望中的高寿,所以到了这个年龄,就要很好地养起来。于是,后人把“期颐”作为百岁的代称。 另外,在关于祝寿的称呼中,还有三个专门的称呼:七十七岁被称为“喜寿”,因为喜字的行书,和七十七这三个字很相近;八十八岁被称为“米寿”,因为把米字拆开,上面两点像个八字,中间是个十字,下面又是一个八字,合起来就是八十八;九十九岁被称为“白寿”,因为百字缺一横,即“白”字,一百缺一,从数字上推就成了九十九。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王羽尧,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218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