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云湖 章丘白云湖好玩吗?济南章丘白云湖怎么样?

青青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4日讯7月3日,济南章丘区白云湖畔的千亩荷塘荷花逐次开放,2021白云湖荷花节在这里拉开帷幕。

千​亩荷塘逐次开花 济南白云湖荷香湖韵绘就生态美景

湖水幽幽,荷叶田田,凉风习习,白鹭在蓝天碧水间嬉戏,野鸭在摇曳芦苇中穿梭,靓丽的夏日白云湖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赏荷消暑。

近年来,济南章丘区白云湖街道依托“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抢抓机遇,实施退渔还湿工程,共清理鱼池1544个、清理速生杨156万棵,收回鱼池面积1.6万余亩。

随着湖区生态恢复,白云湖街道还引导“湖库周边、河湖沿线”广大群众,利用4万余亩的“水资源”,全面打造“亲水观光游览区、荷香美食民宿区、水乡工艺展销区、特色采摘体验区”等4大示范片区,实现村增收、民致富。

闪电新闻记者 张侃 报道

济南白云湖 章丘白云湖好玩吗?济南章丘白云湖怎么样?

章丘白云湖好玩吗?济南章丘白云湖怎么样?

2、你只要从经十东路一直往东进入章丘地段后,有一个丁字路口,此处有一个危山风景区的大牌子,一直往北即到白云湖风景区,或者从甸柳庄没济青路向东到章丘龙山镇再向北即到白云湖。

《遥看山东》——济南市章丘区白云湖\"万亩鱼塘\"变国家湿地公园时空变化分析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里就是曾让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济南章丘人)河丛荡舟,沉醉不归的白云湖。

白云湖,位于济南市章丘区西北部白云湖镇和历城区东北部,大体呈东西向,东西长约7.5公里,南北长约2.6公里,湖区面积(总面积)17.36平方公里它是山东省第三大湖泊。现在为湿地率高达83.2%的国家湿地公园。园内有千亩红莲、千亩芦苇荡、11种鱼类、62种鸟类。

1991-2017年期间,它是山东省最大的内陆淡水鱼连片养殖基地,拥有万亩鱼池。早在2005年底,该地的鱼产品总量就达到690万公斤。

万亩鱼池是怎么转变为国家湿地公园的呢?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今天就通过遥感影像时空变化来一探究竟。

图1显示,2006年的白云湖人工改造水域占整个湖面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中大部分都为坑塘水面。

资料显示,1990年,白云湖建成全县第一家鱼苗专业生产部门,有鱼池5.3公顷,产卵、孵化设施各1套。当年生产草鱼、鲢鱼、鲤鱼苗1400万尾。1991年后,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亲鱼组数,增设孵化设施,鱼苗产量逐年递增。1996年后,白云湖淡水养殖场鱼苗孵化品种逐步由草、鲢、鲤鱼苗为主,过渡为纯种建鲤、彭泽鲫、团头鲂、甲鱼等名优苗种为主。2005年底,该地鱼产品总量达690万公斤,已成为山东省最大淡水人工养殖基地。

继续查看时空影像,2006-2017年期间,除了白云湖西北边新建了东湖人工水库,白云湖本身图像变化不大(图2)。放大图像可以看见坑塘排列整齐,鱼池边种满了树,应该被打理得很好(图3)。

时间来到2018年,3月的时候鱼池周围的树消失了,白云湖中部一部分坑塘消失了,变成完整的水面;11月的时候,一些坑塘水面覆盖了绿色的蓝藻浮萍,说明此时坑塘水体已经富营养化、污染严重,鱼塘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打理。

2017年底到2018年底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资料显示,2017年开始,政府投资3.5亿元,对湖内1500家鱼池和管理房、34家企事业单位、105处违章建筑实施集中清理清退,完成退渔还湖1.6万亩(约10.67公顷)。

新中国成立后,该地认真贯彻"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针,淡水养殖不断发展。

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腾飞的过程中,人地矛盾、生态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给当地带来巨大经济收益,但是其代价是当地生态湿地环境被严重破坏。白云湖历史悠久,形成于汉代,沿着湖内天然航道,随处可见腾空跃起的鸟儿,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济南市市鸟白鹭,每年来这里栖息、越冬的鸟儿数量达10万多只。在当地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之后,大量候鸟失去栖息地,生物多样性锐减。湿地破坏还会导致水土流失,湖泊蓄水能力降低,不利于防洪和抗旱。

2017年根据上级有关政策,白云湖街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开展退渔还湿工作,有村民带头先从自家鱼塘挖起,带领村民主动签订合同,支持政府决策。近几年来,白云湖先后开展了退渔还湿、湖区清淤、湖库连通、环湖大堤改造提升等生态工程。白云湖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成为了国家湿地公园。

本来村民们”以渔为生“,鱼池变湿地公园之后,村民没了收入来源,但该地村委积极寻求转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鼓励村民发展特色瓜果种植产业。2020年陈家村流转土地80多亩建设冬暖式大棚20个种植甜瓜,由村两委牵头聘请专业的甜瓜种植技术员,教授村民种植技术,帮助村民销售甜瓜。虽然没有了鱼塘,但陈家村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湖区生态的改善,擦亮了群众小康生活的底色。一是人居环境更加优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环卫标准有效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福祉得到保障。二是文旅康养更具潜力。依托生态优势,招引“长鹿、蓝城”文旅项目、建设“水云间”民俗项目、举办文化旅游节,打造文旅康养胜地,带动万名群众就近就业。三是群众生活更加富足。引导湖区周边群众,发展特色“种养殖”基地经济,做强做优“特色荷花、连片果蔬、观赏采摘”等农业项目,建设形成“荷香柳绿、十里长廊”经济带,实现了村增收、民致富。

如今走在白云湖岸边,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广阔的水面上,丛丛分布的蒲苇荡里,遍布着各种水生动物。种类繁多、数量丰富的水鸟成群结队栖居于此,时而振翅掠过水面,时而擎立水中悠闲觅食,描绘出一副生态和谐的大美画卷。

参考资料:

天地图-山东时空遥感影像

白云湖(山东省济南市湖泊)——百度百科

《退渔还湿 恢复生态 白云湖昔日胜景再现》——大众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陈维亚,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198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