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日打一个字(瑶山蹲点影像日记——一所山区学校的十年)

四川小唐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一所山区学校的十年!

666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一所山区学校的十年

  2012年5月30日,渔洞小学的孩子们在学校门口的通村公路上玩耍。那时,通村公路还是砂石路。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渔洞小学始建于1964年,地处大石山区之中,自然条件恶劣。2012年5月,记者第一次来到渔洞小学采访时,校舍极其简陋,只有两栋老旧的教学楼,学生挤睡在宿舍大通铺,甚至教室后面也架设一排床架,老师则住在瓦房里。当时,整个渔洞村20多个屯中,就只有几条砂石路,大部分学生要花费一两个小时,翻越大山才能抵达学校。

  近十年来,在大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和教育振兴工作中,当地投入大批资金改扩建渔洞小学,修建新的教学楼、宿舍楼、篮球场、食堂、水柜、厕所等,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占地面积扩大了一倍,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学校还设立了多媒体教室、声乐室、图书室等,配备了远程教学系统,让孩子们在大山里就能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此外,渔洞小学所在的渔洞村,不仅实现了屯屯通公路,还有一条二级公路穿村而过,孩子们通向山外的路更加便捷。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一所山区学校的十年

  2012年5月30日,渔洞小学的孩子们在教室里午休。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一所山区学校的十年

  2012年5月30日,渔洞小学的孩子们在宿舍的木箱子上吃午餐,那时候,学校还没有餐厅。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一所山区学校的十年

  2014年11月19日,渔洞小学的孩子们在教室走廊和球场上吃午饭,当时学生餐厅还没有建好。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一所山区学校的十年

  2014年11月19日,渔洞小学的孩子们正在球场上活动。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一所山区学校的十年

  2014年11月19日,渔洞小学的学生在宿舍里。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一所山区学校的十年

  2014年11月19日,渔洞小学的孩子们在打乒乓球。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一所山区学校的十年

  2014年11月19日,渔洞小学的孩子们在教室里上课。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一所山区学校的十年

  2015年6月30日拍摄的渔洞小学正在建设新教学楼(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一所山区学校的十年

  2016年9月20日,渔洞小学的孩子们将讲台搬进新教学楼。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一所山区学校的十年

  2016年9月20日,渔洞小学的孩子们将课桌椅搬进新教学楼。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一所山区学校的十年

  2016年10月10日,渔洞小学的孩子们在新教学楼里。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一所山区学校的十年

  2016年10月10日拍摄的渔洞小学的孩子们在崭新的校园玩耍。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一所山区学校的十年

  2021年3月18日,渔洞小学的孩子们在新宿舍里准备午休。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一所山区学校的十年

  2022年5月26日拍摄的渔洞小学所在的渔洞村,二级公路穿村而过(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一所山区学校的十年

  2022年5月26日拍摄的渔洞小学(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一所山区学校的十年

  2022年5月26日,渔洞小学的孩子们在篮球场上合影(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一所山区学校的十年

  2022年5月26日拍摄的渔洞小学校园。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一所山区学校的十年

  2022年5月26日,渔洞小学的孩子们在多媒体教室上课。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瑶山蹲点影像日记——一所山区学校的十年

  2022年5月26日,渔洞小学的孩子们在餐厅里吃营养午餐。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蔡国雄,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106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