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元军和清军可以在青藏高原作战,而唐军却无法占领吐蕃?

好机友

为什么元军和清军可以在青藏高原作战,而唐军却无法占领吐蕃?回顾历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怪现象,那就是在中原王朝与青藏高原政权的冲突中,元朝和清朝军队远征青藏高原易如反掌,而作为中国古代最强大的王朝,唐朝军队却很难战领吐蕃。

那么,为什么强盛如唐朝,却无法征服青藏高原呢?

军队战斗力不同

蒙古军队和清军有个明显特点,即都是游牧民族组成。

如果说20世纪的热兵器时代,坦克是陆战之王的话;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就是战争之王。

在整个中国古代战争史中,游牧民族组成的军队在跟中原地区军队的较量中,总体上是处于上风的。

因为骑兵的战斗力首先取决于战马的素质,就像坦克兵的战斗力取决于坦克。

大家不会忘记,少数民族是骑兵战的发明者,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就是采用了胡服骑射,才称霸中原的。

少数民族军队的战马,长在大草原上,那里有凶猛无比的狼群;它们是在狼群的威胁中长大的,如果反应迟钝,它们不等长大就会成为狼的美餐。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就要求它们反应敏捷,判断能力非常强,爆发力惊人,才能生存下来。

长此以往,草原上的战马都具备了这样的基因,能代代相传。

而一望无际的草原,给了草原马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让它们自由驰骋,成为能在战场上处变不惊、随心所欲的骏马。

而平原地区,本来就是以农耕为主,没有条件建立广阔的草原,人工牧场长大的战马,就像温室里的幼苗,草原马的素质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而且在平原地区养马的成本非常高,是中原地区政权难以承受的。

汉朝时期,汉武帝时期军队的战马一是来自战利品;而是自河套地区,由归降的匈奴部落提供;三是来自中亚的大宛,是李广征讨得来,比如闻名遐迩的“汗血宝马”。

甚至李广出征大宛的目的,就是为了良种战马。

“宛王以汉绝远,大兵不能至,爱其宝马不肯与。汉使妄言,宛遂攻杀汉使,取其财物。”《汉书.西域传》

从边远地区得到的优质战马,和中原地区的的马进行杂交,改良了马的品质,汉军才能多次征讨匈奴。

即便如此,中原地区能饲养的马数量有限,承担不了战争的消耗。

元狩四年,霍去病卫青一次出征匈奴,带去战马共有14万匹,回来时只剩下3万匹,一战损失11万匹战马。

所以汉武帝之后,汉朝再也没有能力对匈奴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唐朝建立后,同样也面临着战马品质和数量的问题。

唐朝初期,唐军只有“五千匹”塞外战马,以突厥战马和缴获隋朝战马为主。《新唐书·卷五十·兵志》:唐之初起,得突厥马二千匹,又得隋马三千于赤岸泽,徙之陇右,监牧之制始于此。

经过半个世纪努力,唐军马匹数量增加不少。“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马七十万六千。”《新唐书·兵志》:

唐朝的战马都是在草原购买的。唐朝是鲜卑汉人混血的朝代,所以培养了一批回鲜卑人专门在中原答养马,但安史之乱后,这些马倌都各奔东西,中原地区优良战马开始短缺。

到了唐高宗后期、武则天时期及唐中宗时期,由于所用非人再加上战争的多次消耗,军马的数量急剧减少,马政一度衰落。到了唐玄宗开元初年,监牧中的马匹只有二十四万匹。

开元十三年(725年),马匹数量有所增加,由原来的二十四万匹,增长到四十三万匹。

尽管如此,中原地区是出不了好马的,优质战马一需要广阔草原,二要有狼群这样的天敌,三要有优秀马倌培训,

不然的话,再好的骏马,经过了几代之后也会退化,跟草原马无法比肩。

武德九年(626年)七月,突厥颉利可汗亲自率领10余万骑进寇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北武功镇),迫使唐京师长安戒严。

同年八月,颉利可汗带兵打到了天子脚下——渭水便桥北,距长安只有20余公里。

此后唐太宗对突厥的战略方针,基本以分化瓦解,在其内部制造分裂为主,以李靖征讨为辅。

这个时期,东突厥内斗不断(比如突利可汗和颉利可汗就势同水火),自顾不暇,不断有“突奸”卖国投唐,大大削弱了突厥战斗力。

不然的话,唐朝能否自卫都是问题,出兵青藏高原更是力不从心。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而衰,藩镇割据、内乱不止更没有能力出兵西域了。

反观元朝和清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拥有千里牧场,胯下是名震中外的蒙古马。此马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产自内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马种。

蒙古马体格不大,但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它耐力惊人,爆发力强,生命力顽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下生存。8小时可走60公里左右路程。

蒙古马在战场上表现优秀,沉着镇定,不惊不诈,勇猛无比。

再加上游牧民族四海为家,充满进取精神,具有草原狼的团队精神,战斗力非一般军队能比,因此他们具备远征的实力。

清军依赖的也是蒙古马,骑兵也是其主力,征战青藏高原也不是难事。

和西藏力量对比不同

唐朝时期,无论是突厥,还是回纥、薛延陀都处于蒸蒸日上时期,军队战斗力强大。东突厥灭亡后,薛延陀趁机崛起,占据了大部分原东突厥的地盘,拥有二十万精锐骑兵,战斗力空前强大。

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权,成立于629年,比唐朝晚了11年。

吐蕃是松赞干布创立的,成立之时已经统一了西藏,具备跟唐朝抗衡的条件。

事实上吐蕃成立后一直在发展壮大、开疆扩土。

吐蕃成立40年后,灭掉位于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的鲜卑族建立的吐谷浑政权,实力更加强劲。

而唐朝内乱不止,开始由盛而衰;先是安史之乱、朱泚之乱,之后是藩镇之祸、牛李党争和甘露之变,没有一天消停过。

而元朝时期,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所向披靡,远征欧洲,西域不在话下。

清朝康熙、乾隆时期,也是清朝最强盛时期,出兵西藏不是问题。

而元朝和清朝时期,吐蕃已经衰落,(在唐朝末期,吐蕃已经奄奄一息)

9世纪后半叶经过一场席卷吐蕃全境的奴隶平民大起义之后,到了10世纪初吐蕃已经四分五裂。

严格地说,这时候的吐蕃已经不是一个国家。

这一混乱局面延续近4个世纪,直到被元朝占领,成为其统治区域。

这时候元朝出兵青藏高原,推翻那里的政权,就像秋风扫落叶那样容易。

相比之下,清朝没有对西藏实行过实际统治,那里的统治者只是接受了册封,拥有很大的自治权。

1642年,明朝灭亡前两年,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率领和硕特部攻进西藏,建立甘丹颇章王朝,时间长达80年。

1653年,固始汗接受清朝顺治皇帝册封,隶属于中央政权之下。

换言之,清朝皇帝没有大动干戈,就取得了对西藏的名义统治权。

清朝乾隆时期,清军出兵青藏高原,远征对象是准噶尔汗国。

准噶尔是西部卫拉特蒙古中的一个部落,在明末清初形成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辉特部四大部落。

清朝和准噶尔汗国的战争,开始于清朝初期,当时清朝进入康乾盛世,八旗骑兵风头正劲敌。

尽管如此,战争也打得非常艰苦。

战争从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开始,直到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才结束,经历3个朝代,三朝,历时68年,最终才平息了息乱,取得了完全胜利。

由此可见,清朝的实力是一方面,决心也是一方面。

战略方针和格局不同

一个王朝的国策,取决于统治者的战略方针。

如果统治者像成吉思汗一样,战略目标是开疆扩土,那就没有打不了的仗。

而唐太宗的战略目标是守成,是让百姓安居乐业,不愿意穷兵黩武,所以他没有不惜代价去发动战争,出兵青藏高原。

比如按照唐朝的国力,购买游牧民族的战马还是能做到的。但是统治者却认为这样做没用,态度非常消极,即使人家卖给自己也不想买。

《唐书回纥传》记载,回纥经常南下强迫唐朝购买自己的马匹,每年都数万匹,有一年甚至达到十万匹。

这对唐朝来说是好事,正好可以用这些骏马准备军队。

但是唐朝皇帝却叫苦连天,不愿意买。——“番得帛无厌,我得马无用,朝廷甚苦之。”

所以唐朝对吐蕃和西域其它政权的战略方针是和为贵,和亲与“会盟”为主。

而元朝和清朝统治者,都非常好战,说好听的是雄才大略,说难听则是穷兵黩武,为了统一西藏花费多少军费也在所不惜。

清朝西征,花费巨大,每次都要花费几千万两军费,这就导致国力不抵,加重财政负担。

康熙末年,财政赤字800万两。雍正时期国库有了不少盈余,但到了嘉庆初年,国库存银急剧减少。

短期来说,清朝的西部战争加重了百姓负担;从正面意义上讲,则是维护了中国统一,利在千秋。

来自优质三农领域网友“而知而行的历史”对为什么元军和清军可以在青藏高原作战,而唐军却无法占领吐蕃?的观点:

“吐”在藏语是大的意思,与同时期大唐似有比对之意,“蕃”指从事农牧业的地区。吐蕃是青藏高原上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强盛之时领土面积远大于如今的西藏,包括青海甘肃新疆一部、印度一部,南诏国也曾是其属国。

(唐朝强盛时吐蕃帝国疆域)

在大唐强盛时,只有吐蕃能与之抗衡。有意思的是,吐蕃似乎是伴随大唐而生的,吐蕃(618年~842年),唐朝(618~907年),两国相爱相杀纠缠不清,大仗不多小仗不断。自唐太宗文成公主进藏,到金城公主,大约有三十多年的和平时期。安史之乱时,唐朝防守吐蕃的兵力被调走平叛,吐蕃趁虚而入,还曾占长安15天,后来被郭子仪赶走。

青藏高原一直以来都没什么大国势力,不管是秦汉魏晋南北朝,中原王朝始终对河西走廊眷顾有加,因为这条商路能带来很多利财富和技术,同时还能控制西域,监视漠北草原强权。对于河西走廊南边的青藏高原,也只有汉朝士兵曾经打到了河湟一带,对于青藏高原内部的部落势力,中原王朝一直不曾与闻。

所以,当松赞干布听说大唐国力强大,派遣使者到长安拜访邻居时,李世民让官员访查了半天也不知道这个吐蕃国家从哪儿冒出来的。所以,李世民就派了一个使者跟着吐蕃使者回访,看看到底是不是骗子。松赞干布好生接待了使者,然后这个使者也回去如实汇报了,本来正常的国际交往,却因为吐谷浑在中间搬弄是非,导致李世民没有答应吐蕃的求亲请求。

松赞干布刚刚统一帝国,国力强盛,没有受过这样的气,因此就派兵打了吐谷浑,还把青海周边的羌族部落都给收了,派了20万军队围攻唐朝的松州。李世民也是马上天子,一看松赞干布这么不上道,就派了侯君集等几员大将带着5万军队增援松州。这一仗打下来,让吐蕃知道了唐朝的厉害,也让唐朝知道了吐蕃不是一个蕞尔小国。于是,双方不打不相识,文成公主和亲,李世民希望利用文化的影响力同化吐蕃。

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唐朝、吐蕃又因为安西四镇给打了起来,主要争端区域集中在甘肃、青海、新疆接壤地带。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唐朝都是处于攻势的。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短暂牛了一段时间,还把唐朝的河西走廊占了,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北亭都护府都被吐蕃攻占了。吐蕃的势力达到鼎盛,唐朝的边防线已经退到了距离长安只有200多里地的泾阳。

(安史之乱后的吐蕃帝国)

可是,常年的战争也拖垮了吐蕃的经济,还让吐蕃帝国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军阀。吐蕃军阀分为东部军阀、西部军阀。由于唐朝一直在东部保持着战略压力,东部军阀在维州之战中损失惨重,因此西部军阀一家独大,最终控制了帝国实际权力。随后,吐蕃赞普被刺杀,二王争立,吐蕃陷入了长期的分裂,直到元朝时期被并入中土。

可见,唐朝时期的吐蕃国力强大,是一个半游牧半农耕的政权,不是游牧帝国那样能够被一战解决。它的战争持久力很强,与唐朝打的有来有往。很多唐朝名将都在吐蕃那里栽过跟头。像薛仁贵带着5万唐军与四十万吐蕃大军鏖战大非川,结果全军覆没,就可知吐蕃没有那么好打。即便要打,也是要倾尽盛唐全部国力。

可是,吐蕃的土地,都是高原山区,打下来的成本这么高,收益却不成正比。对于唐朝而言,环吐蕃的西川、河西、西域这些物产丰富的地区掌握在手中,就足以对吐蕃形成环形攻势,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了。万一倾国远征,一旦失利,将会动摇国本,代价太大。当吐蕃分裂时,唐朝也已经是步入残年了,藩镇割据的唐朝也没有能力组织针对吐蕃的灭国之战了。

后来的元朝和清朝,面对的是一个分裂的吐蕃,实力已经不能唐朝时的吐蕃相比。元朝只是击败了一伙武装僧人,然后用一纸书信就招降了吐蕃。至于清朝,他的主要作战对象也不是西藏人,而是在青海地区的蒙古人。在青海击败了蒙古人后,清朝大军政治、宗教、军事三管齐下,西藏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随后,清朝在西藏驻军,直接管理西藏事物。

所以,清朝在收复西藏的过程中,没有发生类似唐朝那样的大规模战争,经过佛教几百年的熏陶,西藏人也失去了原来的那种好勇斗狠的性格,他们视宗教为最大的生活准则,佛教却是唐朝文成公主带到西藏的。可见,李世民当初以文化同化西藏的努力,最终在清朝这里结了果。

(清朝福康安平定尼泊尔)

清朝大规模在西藏用兵是在公元1792年福康安(《还珠格格》中福尔康的原型)带领16000精兵征服尼泊尔廓尔喀王朝的战争。由于清朝在西藏已有根基,大军所到之处没有遇到大的阻碍,得以顺利进入后藏,兵临加德满都城下。这场战争,也是最有可能与英国人提前开打的战争,因为廓尔喀扛不住清军的攻击,向孟加拉的英国人发出了求援信。如果英国人此时帮助了尼泊尔,可能清朝就会在八旗最后的辉煌时了解到世界大势。可是,英国人拒绝了廓尔喀人,因为英国人认为要跟清朝做生意这件事重要的多。不久之后,他们就派了马嘎尔尼访问北京,还带来了很多新鲜的事物,不过都被十全武功的乾隆皇帝以奇技淫巧的名义给拒绝了。

所以,唐朝之所以没有像元朝、清朝那样攻灭西藏,其实是因为吐蕃在当时太强大了,唐朝虽强,要搞定吐蕃也得损失不少。到了元朝、清朝时,吐蕃地区的气候已经不能承载太多的人口,且四分五裂,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组织起抵抗力量,清朝攻下西藏的代价并不高。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小约翰,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144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