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几点细节令人深思

爱生活的丸子

  长平之战,惊心动魄。战争规模、兵力投入,战国之最。然国家兴衰、名将横空却随着时间推移都付与笑谈中。历史有着自己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我们不可以成败论英雄。历史形象,众说风云,其中有些细节我却有着自己的看法。

  一、秦国真的坑杀赵军40万吗?

  有很多人会问,长平之战,双方投入了多少兵力?历史记载,双方投入兵力过百万,是春秋战国时期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战争,其中赵国军队58万,秦国军队也达到近60万,可以说兵力相当。可是被一夜之间被杀40万,的确让人匪夷所思。

  我认为,这个数字有待考证,公元前262——前260,秦攻赵,赵以倾国之兵对抗秦国,58万军队与秦国对峙三年,赵临时换将用赵括换下廉颇,改变防守战略与秦决战,正面对抗七月余,双方死伤均过半。秦虽步兵天下第一,然赵经过“胡服骑射”后轻骑兵战力已超秦国,所以正面对抗上双方都没有压倒性优势。后赵括被围四十六天,断粮月余,必然做困兽之斗,秦军虽占据地利,但也不会占太多的便宜。所谓坑杀40万降卒,应该包括投降的士兵、受伤的士兵甚至死亡的士兵。同时古代战争多数时候都是号称,所以40万这个数字的确有些偏颇。

  二、兵力相当白起如何能围赵括?

  大家都知道,赵括是被白起包围导致粮食断绝而失败。但60万如何能围50万?《孙子兵法》有云:“十而围之、五而攻之、倍而分之”。赵军50多万如何怕被围,当时赵括也考虑到了这一点,由于考虑“十而围之”兵法,不担心秦军有500万而放心进军,最后被切断粮道而战败。

  赵括之败在与没有充分利用地形,如果在平原凭50万大军是如论如何不会被围的,但在太行山上,秦军把住各处关口修筑堡垒,坚守不出,连围师必阙之战术都不用。任凭你赵军突围,最终还是无济于事。赵军只带几日军粮,粮道被断后只得减少饮食,一日三餐变成一日一餐,然后是杀战马,可怜了几万匹战马,仅此一点就让当年赵武灵王一手建立起的胡服骑射轻骑兵毁于一旦,最后是食尸体、食老弱病残,加上主帅赵括战死直接导致了军心崩溃。两千多年后的平型关大捷林彪就是利用地形打了板垣师团个措手不及,使日军优势全都不得体现,最后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样的道理:诱敌深入、断其后路、守住关口、占领至高点,最终秦军惨胜赵军。

  三、赵括被围为何无人来救?

  赵倾国之兵被围长平,赵国君臣能无动于衷?赵孝成王不是昏君,赵胜、蔺相如、乐毅、李牧均是名将名相,为何就眼睁睁的看着国家衰败?这个问题,我相信赵国君臣的确周游五国,劝其出兵了,这时赵国除了关隘守军已无兵可调,必向五国求救。赵军被围时赵括对将士也是如此说:赵王不会眼看我们被困死,援军旬日就到,也许就是这个希望在赵军将士心中才使军中没有发生兵变。我认为,国家以利益至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同时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这和做人不同,人有七情六欲,可以做出令人感动的事情来。但国家不一样,当时秦赵两国是当时天下两大强国,对峙时谁也不知道谁会胜利,天下五国都没有明确表态帮助谁,都在观望,大家都知道万一帮错了,下一个被灭的就是自己。赵军被围,战局明朗,天下五国都知道赵国必然战败,这个时候谁还会去帮即将战败之国而和天下第一强国结仇?同时天下五国都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心想赵国衰落了,我就会强大,全然没有唇亡齿寒之意识,否则四十年后,秦国也不会一统天下。

  四、赵国为何接受韩国献的上党郡?

  秦攻赵,上党是必经之地,秦必攻之,上党郡是韩国属地,只有五万军队驻守,必然不是秦军对手。郡守冯亭建议韩桓惠王既然要丢就丢给赵国,还能落了个连赵抗秦。同时韩赵本是同根,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多少还是有些感情的,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然而在赵国国内则没有那么平静: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主战派认为兵不血刃得到上党十七邑,控制山西之地机不可失;以平阳君赵豹为首的主和派认为韩献上党是引秦入室的嫁祸之计,不可受用。其实在一个统治集团内部有这样的争执也很正常,如后来三国时期东吴对曹军的态度不也一样分为两派吗?大家都是为了国家,当然私心也不可避免,但大局还是不会改变方向。最后赵国君臣还是接收上党各邑以防被秦军先占。我认为赵国是明智的:既然秦军是奔着我来的,主动备战抓住主动权总比被动挨打要好吧?而且如果我不占领秦军必然占领,到时候更加被动。就如二战时期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国要对日本宣战及经济、能源制裁,若日本等着美国先动手,自己在远东的局面会更被动,这才有了偷袭珍珠港的战役。尽管日本最后依然战败,但那是国力的衰落,从当时战略上看,日先下手为强的战略还是正确的,这导致了美国整个太平洋舰队失去战斗力,以致用了一年有余才缓过来。因此,赵接收布防上党是对当时战局的正确预测和判断。

  五、赵国真的中了秦国的离间计了吗?

  大家都知道,赵括是在秦赵对峙两年多时换下廉颇。廉颇务实稳重,明知步兵战力不如秦国而坚决防守。由于当时战争是在山地作战,骑兵的优势不能完全体现出来,而且双方都以修筑壁垒、坚守壁垒为主,步兵的作用也体现出来。最后秦军尽没有向前推进一步,这是秦昭襄王和范雎等人策划了一个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廉颇老而无用、胆小不敢战,而秦军就怕赵括的流言,从而使昏庸的赵孝成王不再信任坚壁清野的廉颇,撤销了他的职务,赵括一来,一改廉颇作战方略,拔营拔寨主动和秦军主力正面交战,希望和秦军来个“狭路相逢勇者胜”,同时赵括对赵军铁骑信心十足,也过高的估计了赵军战力,结果导致惨败。要知道临场换将是兵家大忌,不说将士之间熟悉程度和信任关系,就一个军务交接就够新任将军忙活很久。就比如参加体育比赛临场改变技术动作;参加演讲比赛临时修改演讲稿等等。事情有大有小,然道理相同,都是兵家大忌。

  但是我相信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赵国君臣能不知道这兵家大忌吗?既然知道是大忌为何还要去犯?所以只有一个答案:没有选择。大家想一想:赵军50余万和秦军对峙三年,粮食、兵器、器具、钱赋的消耗已经快耗光赵国战略储备。也就是说,如果不出战,不用秦军来攻,赵国就将被自己拖垮。先说说两国情况:秦国,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卫鞅实施变法以来,历经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四代,政治、经济、军事极为完善,是个人口近千万拥兵近百万的超级大国;赵国虽以“胡服骑射”为起点选练精锐弩弓骑兵,在六国中率先组建起了强大的骑兵部队,进行了相当彻底的军事改革,破林胡、楼烦、北灭中山,拓地千余里,但变法依然不彻底,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均没有达到一个高度。也就是说赵国只有在军事上和秦国接近,政治、经济依然落后于秦国。就如上世纪美国和苏联一样,苏联一味的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步子迈的太大,最后终于扯到蛋了。赵国君臣能够认识到这个问题,就必须派一个人去主动出战,这就必然要换将,因为兵痴廉颇能看透这战局是非成败,定不同意出战,最终赵王派赵括代替了廉颇。那么最后一个问题也就出现了:

  六、赵括真是“纸上谈兵”的庸才吗?

  赵括是何人?赵括是赵奢之子,赵奢就是那位在阏与打败秦军,打破商鞅变法近百年以来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将军。可以说赵括出生名将之后,和赵孝成王一起长大,熟读兵书,天资聪慧,赵奢有时争战也问计与括,他都能出其谋以助父胜。但为何用赵括为将?要知道当时赵国有乐毅、赵胜、蔺相如、田单、李牧等人,但赵王权衡这几人后,觉得都有弊端,乐毅病重、赵胜镇国、李牧守关、田单外臣,最后只有赵括。时也,势也,历史就是有它的偶然性,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赵括有才,赵国公认,但赵括面对的是天下名将白起及王纥、王陵、蒙骜,还有范雎等名士坐镇后方。就如庞涓遇到了孙膑,才华横溢最后也不得善终,既生瑜何生亮,天意也。赵括之败如二战中沙漠之狐隆美尔败给蒙哥马利一样,并不是仅仅兵力、战力、战术的失败,而是国力的战败,综合国力决定了战争的胜负,不是一个人一个谋划所能左右的。所以我认为说赵括“纸上谈兵”之庸才是不公平的,而且这个错误论断一直到两千多年的今天依然存在,实在不应该。因为赵括之败是赵国之败,毋庸置疑。

  是非成败转头空,多行不义必自毙。秦军杀人太多终究不是好事,尽管统一了中国,但只有短短的14年。武力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唯有经济才是根本。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s://www.fgly.cn/archives/33071.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58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