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帝:王莽为何能成功篡汉

中关村在线

  话说汉平帝一死,王莽便做了摄皇帝(历史上称“假皇帝”),且两年之后又把西汉踢开,建立新朝,做了真皇帝。

  那么王莽是何许人也,为什么能篡夺了汉朝的皇权?

  据史料记载,王莽生于汉初元四年(公元前45年),父亲叫王曼,兄长叫王永,他的姑母便是孝元皇后王政君,所以有人也说他是传统意义上的“外戚”,而外戚在西汉末年扮演着很不光彩的角色,当然有点贬义的意思。

  因为王政君的缘故,其时的王家“家凡九侯、五大司马”,就是说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过地位重要的大司马,可谓是西汉一代中最显贵的外戚家族,权倾朝野。

  尽管有如此强大的家庭背景,却不预示王莽有个幸福而张扬的少时生活。由于父亲死得早,甚至赶不上封侯,所以他只能跟叔伯们一起生活,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从小就学会很低调,不敢与其他王氏子弟攀比。

  对此,《汉书》载曰:“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

  ”也就是说王氏家族族中之人当时多为将军列侯,故生活奢侈,每天声色犬马的互相攀比炫富。唯独没有父荫的王莽独守清贫,生活十分简朴,为人很是谦恭。估计此时王莽的谦恭,是百分之百发自内心的,不会是装出来的,毕竟也装不起。

  正因为意识到自己的卑微,所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王莽,不仅懂事,有孝心,还十分勤劳好学。

  他曾拜沛郡人陈参为老师,学习《论语》、《周礼》,勤奋不懈,兴趣广泛,衣着普通,完全没有世族子弟的派头,甚至是世家大族中的“另类”。与此同时,他还侍奉母亲和守寡的嫂子,抚养兄长的遗子,行为十分端正检点,此时的他可谓是古代“五好男人”。此外,他外结贤士益友,内侍各位叔伯,礼貌周全,彬彬有礼,博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誉,几成了其时的做人标杆和道德楷模,并由此而声名远播。

  很快王莽的一切努力全都有了回报,并由此官运亨通。因服侍重病的伯父王凤(大将军),孝顺到亲自尝药,且不梳头不洗脸,接连几个月不脱衣睡觉,随时听候调遣。心存感激的王凤弥留之际,便把品行端正的王莽推荐给王太后和汉成帝,先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又升为射声校尉,20出头便时来运转,进入权力中枢做官。而长辈们也经常为他讲好话,叔父王商甚至愿意把自己的一部分封地分给他,朝中很多知名人士也为他背书,皇帝也认为他十分贤能,可见当时王莽是如何受待见,可谓是“人见人爱,车见车载”的那种。

  估计没有父荫的王莽,也是刻意在此种“修身齐家”方面,与裘马清狂的富兄弟们较劲了,是不是有表演的成份,只有他自己知道,至少史书曾说王莽曾“敢于做出矫揉造作的行为,却不觉得惭愧”,有人怀疑他“装”于未篡时,也情有可原。当然也不能说他一件体面事没做,全都在骗人,即使是专注作假几十年,也是不容易啊,你试试看。

  正因为会做人,皇帝欣赏,姑母太后信任,在母后的授意下,汉成帝封王莽为新都侯(今河南新野),后又兼领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皇帝侍卫),封侯那时王莽才过而立之年,已然是帝国风云人物,可谓是前途无量。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王莽官职越高,做人却越谦恭。史曰:“散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也就是乐施好善、出手大方的他,不摆架子,不仅清廉俭朴,还能礼贤下士,同情底层人士。他除了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车马接济穷人,分出轻暖衣物,施舍救济宾客,以致家里没有多余的衣物,致使自己的妻子“衣不曳地,布蔽膝”,来访的公卿夫人还以为他老婆是女仆人呢。

  此外,他还接纳供养名士,很多将军、丞相、卿大夫都是他的知交,人脉很广。

  所以,不仅身居要职的人推崇他,受他恩惠的社会闻达和名士如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中郎陈汤等人,都替他宣传造势,热衷于做吹鼓手,为他制造舆论,博取更大名声,可谓是一笔好买卖。甚至于有一个叫朱子元的将军没有儿子,他还暗中为其买了一个婢女送给此人,说这个女子能多生儿子,因此替他买了她。心思细密如此,不是历史第一人,也是没几个了。所以史家也惊叹道:“王莽隐藏自己的真实感情且追求名誉到了这种地步。”也没谁了,这简直近于诡异境地也。

  因为这些大臣名士的联合鼓吹,使王莽声名更隆,可谓是颂声四起,传遍朝野,他的名声甚至超越了他的那些位高权重的亲叔伯,在民间也深受爱戴。

  不仅如此,王莽对权贵至亲犯法,也不姑息。曾被称为“西汉第一贪”、贵为九卿之一的表兄弟淳于长,就是王莽检举揭发而伏诛,也清除了自己代替叔父王根当大司马的主要障碍(因其时淳于长名誉地位都在王莽之上),38岁就成了权倾朝野的大司马。即使是儿子犯罪,也就是其二儿子王获杀死家奴,他也儿子逼令自尽,一命偿一命,很多人赞扬他的“大义灭亲”壮举,可谓是好评如潮。

  王莽一生起起落落,尤其是汉成帝死后,汉哀帝继位,傅、丁外戚开始得势,王氏外戚受到冷落,王莽也只能辞职隐居于封国,成了在野派,不过无论在朝在野,人们对他的称赞却没有停止过。所以,不管是不是装,至少王莽还是曾做过一些好事,不全是惺惺作态。

  汉哀帝一死,姑母王政君垂廉听政,王莽因“拥立有功”又晋为大司马,官复原职,从此开始八面威风的“假王生活”。

  关于他的飞黄腾达,史料显示,元始一年(公元1年),王莽被封为太傅、安汉公;公元4年,王莽加号宰衡,位于诸侯王公之上,加九锡;公元6年,汉平帝死,王莽立只有两岁的孺子婴(即刘婴)为皇太子,太皇太后让王莽代天子摄政,称“假(代理)皇帝”; 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逼姑母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做了真天子,改国号为“新”,且开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当上皇帝之先河。

  而通过这些简单的数字和史实,却让我们窥见了王莽那处心积虑的篡汉拙劣政治表演,尽管有历史研究者还把之喻为史上一次最成功的“民选运作范例”,就因为王莽太善于利用民意和社会舆论来进行政治炒作,可谓是“好戏连场”。

  比如前文提到过的,为了扳倒他仕途上的主要竞争对手(竞争大司马一职),也就是比他还有才干的宝贝表兄弟淳于长,王莽不仅积极“搜集”其犯罪证据,还在准备退职大司马王根(王莽叔叔)那里打淳于长的小报告,说淳于长已经做好了接任准备,并迫不及待地给很多人封官许愿。到了后来,连淳于长的“生活作风问题”也被王莽抖了出来,说其与废皇后许氏“私通”,这一通眼药,淳于长不死都难,勃然大怒的王根立马向王太后禀报,淳于长当然逃不过一死。

  清除了最危险的政敌之后,如愿以偿当了大司马的王莽,更是勤于塑造自己的官场形像和政声。比如扮穷,狠心杀死两儿子博取“大义灭亲”的政治分,热心巴结并利用三朝元老、大儒孔光为其造势,迷惑太后,打击异己;获得首辅大权独揽之后,又表演捐田捐钱赈济民众的政治秀,然后一班马屁精对王莽歌功颂德,说其与古代圣人可以一拼;用非常手段运作女儿做皇后之后,又退聘礼分给他人,以博好评;加号宰衡之后,为学者造一万套住宅,网罗几千学者至长安,宣扬教化,儒生们自然拥戴王莽,难怪后来有那么多知识分子为其篡汉上表造势(据说歌颂王莽的民歌就多达三万字)。

  当然,虽然是做戏,多为政治分而努力表演,不过他能封赏百官、施恩百姓、生活俭朴、献出巨额钱财赈灾甚至于建安居房让灾民安居,即使是动机不纯,也是难能可贵,比那些只知一味鱼肉百姓的残暴之君好得多。

  正因为如此,后来王莽篡夺汉朝皇权昭然若揭,朝野却鲜有反对者,正如某些历史研究者所言:“让老百姓满意的执政成绩,为王莽造就了篡汉的民意基础。若使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只有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王莽偏偏就是个失败者,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s://www.fgly.cn/archives/32776.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58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