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是如何平定的

浮光掠影知识网

  (1)郭子仪收复京城

  话说郭子仪率军到达灵武勤王之后,肃宗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同时仍旧任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节度使,一身兼几任,大唐栋梁是也。

安史之乱是如何平定的

  其时,唐肃宗检阅六军,击鼓誓师向南进击,企图收复两京。到彭原郡时,知识分子出身没有多少带兵本事只会慷慨陈词的宰相房琯头脑发热请求领兵1万人,自己充任冤大头统帅去讨伐如狼似虎的安史贼兵,进而一举收复长安。

  同样昏庸的唐肃宗居然没有想一下后果就同意了只会赵括式纸上谈兵的房琯的请求,皇上平日就很信任并重用房宰相,至少这种为国分忧的精神就应该大大嘉奖,他不知道有时候精神是不能当饭吃的更加不是战争的原子弹,也算是拍心口上马的一个豆腐渣式“领导工程”了。

  最终的结果是,军队开到陈涛时,不懂装懂屁股指挥脑袋的军事指挥官房元帅居然用莫名其妙的春秋阵法和叛军作战,当然是被贼兵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回,几乎全军覆没。为了给和自己相善的房琯脱罪,诗圣杜甫还上疏言房琯无罪,差点被恼羞成怒的皇帝给办了,后来幸得脱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简直是书呆子一个,白领了一个无妄之灾,不说也罢。

  还真是出师不利啊,官军刚要进行光复大业,居然军队就损失过半,也只有依靠郭子仪的骁勇朔方军作为国家的根本当主力军了。当然很会打仗的郭子仪也没有让大家失望,一出兵就打了大胜仗。史曰:“贼将阿史那从礼以同罗、仆骨骑五千,诱河曲九府、六胡州部落数万迫行在。子仪以回纥首领葛逻支击之,执获数万,牛羊不可胜计,河曲平。”以回纥军打败了叛军的数万军队。

  新皇帝唐肃宗是一个没有雄才大略的庸君,他的唯一要求就是收复长安,继续HAPPY,所以为了实现这一光复大计,可以到了不择手段不顾后果的地步,为了实现长安的光复,他特意向回纥借兵15万,以“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女子皆归回纥”的丧权辱国条件不惜一切代价要打败叛军,即使是前门驱狼后门纳虎也在所不惜,连大唐惹火美女和金银财宝都可以全部拱手相送,即管拿去用,从而使东都洛阳遭受很大破坏,和饮鸠止渴差不多也。

  不过新皇帝收复两京的心意已决,还为此任命自己的儿子广平王李豫(即唐代宗,初名李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率领蕃汉十五万军队进收长安。唐肃宗也知道自己的犬子没有什么雄才大略,唯有寄希望于天才军事家郭子仪的全力辅佐了,于是非常诚心诚意地放下皇帝架子恳求郭子仪全力以赴再造唐朝。

  郭子仪是出了名的忠臣义士,当然愿意光复大唐河山,皇帝这么看得起自己,也算是知遇之恩了,于是也斩钉截铁地发誓用自己的全付身家性命来收复两京,不灭叛军以死谢罪,皇帝一听立马被感动得眼泪哇啦啦地流了下来,大大的好人也。

  然后足智多谋的打仗好把式郭子仪,从战事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合情合理、切中要害的分析,他认为要收复两京,就必须先夺战略要地潼关,进而攻打陕州(今河南陕县),截断叛军的后路,让其首尾不能相顾,唯有这样才能直取长安。唐肃宗自是鸡啄米似地点头称是,于是完全同意唐军按照郭子仪的军事意图去进行战略反攻。

  总之说干就干,公元757年三月郭子仪在潼关大破贼兵,叛军悍将崔乾祐只好灰溜溜地退到蒲州据守。是时,永乐尉赵复、河东司户韩曼、司士徐炅、宗子李藏锋等人,被叛军羁押在蒲州,四人密谋等官军打到蒲州时为内应。等到郭子仪率兵进攻蒲州,赵复等人就趁敌人不备杀死守城的贼兵,大开城门迎王师进城。

  猝不及防的崔乾祐只得带领几千部下,撒丫狂奔又北走安邑,逃命要紧啊。最好玩的是,聪明的安邑百姓居然假装投降,骗得崔乾祐的军队进城门快到一半时,立马关上城门痛击进入口袋里的贼兵,可惜狡猾的贼首崔乾祐在殿后部队里还没有进入城门,让他丫的得以脱身东去,没有中埋伏,果然也是一只老狐狸也,难怪能打败大唐赫赫有名的哥舒翰了,当然是有那么点斤两了。

  然后得胜的郭子仪军遂收复陕郡的永丰仓,从此以后潼关、陕州之间不再有贼兵骚扰抄掠了,全都成了大唐光复之地。

  恰在此时,贼首安禄山又莫名其妙地被自己的宝贝儿子给办了,叛军的严重内讧更加削弱了战斗力,战争形势也呈向了于唐朝非常有利的一面了。安禄山一死,唐廷立马想利用叛军内讧阵脚较乱之时大举进攻。皇帝于是诏令郭子仪率军直趋京师,收复长安。

  然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唐军却在谲水之西与贼将安太清、安守忠突然遭遇,面对叛军的精锐之师,战斗打得很激烈,是役王师失利,简直是有点溃不成军的狼狈相。世上难有常胜将军也,郭子仪也不例外,打了败仗的郭子仪收合余众退保武功,然后向朝廷请罪,乞求降职。迫于无奈,皇帝也只好做个姿态把老郭降为左仆射,其它如故,算是向众人有所交待也。

安史之乱是如何平定的

  风波过后,是年九月,郭子仪又跟随广平王李豫率领蕃汉联军15万人进军长安,想一举匡正大唐。

  其时,回纥派遣叶护太子,率领4000精锐骑兵助唐军讨代叛军。郭子仪与叶护太子一见面就有点相见恨晚的样子,惺惺相惜啊,在宴会上“哥俩好”地几杯酒下肚,立马亲近修好,团结如一人的款式,信誓旦旦要同甘共苦平定国难,颇有英雄重英雄的况味。

  此后官军和贼兵在京西香积寺进行激烈的遭遇战。史曰:“子仪奉元帅为中军,与贼将安守忠、李归仁战于京西香积寺之北,王师结阵横亘三十里,贼众十万陈于北。归仁先薄我军,我军乱,李嗣业奋命驰突,擒贼十余骑乃定。回纥以奇兵出贼阵之后夹攻之,贼军大溃,自午至酉,斩首六万级”(《旧唐书·郭子仪传》)。总之战斗进行得十分惨烈,从午时打到酉时,先是叛军勇不可挡,我军大乱,后来经曾跟高仙芝打过国际战争的英勇无比的李嗣业的奋力搏杀才扭转乾坤,再加上善于山地作战的同样勇猛无比的回纥兵迂回贼兵背后进行夹击,才使叛军腹背受敌溃不成军,是役斩贼首6万级。贼将张通儒见大势已去,被迫放弃长安,连夜灰溜溜地逃到陕郡,国际大都市长安从此回到大唐怀抱。

  第二天,广平王带领官军威风凛凛地列队进入京师,城中男女老幼上百万人夹道欢呼,爽啊,很久没有这么爽过。大家都欢呼雀跃“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地喊哑了嗓子,吹拉弹唱扭秧歌什么的自然少不了,很多人还内牛(泪流)满面地说:“没想到今天又能见到官军耶,真是如做梦一番,大唐有救了。”反正自是一番激动人心的欢庆场面。

  然后官军在长安休假狂欢三日,才继续往东进击贼兵。唐肃宗在凤翔听到收回长安的捷报,大喜,和群臣一起庆贺,后来皇帝感叹宗庙被叛军焚毁,又哭成了泪人儿,大家也跟着悲喜交集起来。

  郭子仪收复长安之后,接下来就是全力攻打洛阳,收复东都。

  (2)平定“安史之乱

  此时贼首安庆绪听说唐军前来攻城,大惧,慌忙之中派大将严庄率领10万贼兵到陕州和败退的张通儒共同抗击官军,凭借险要山势拒守,旌旗百里的样子。看来强攻未必奏效,只能智取,不然的话老郭可能又成了下一个哥舒翰,于是决定“克隆” 香积寺一战,前后夹攻是也。“子仪以大军击其前,回纥登山乘其背”,高招也。

  其时,王师与叛军在新店(今河南省郏县西)狭路相逢。新店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当时贼兵依山扎营,居高临下,已经摆好阵势,严阵以待的样子,形势对唐军当然非常不利,弄不好可能会被打得措手不及甚至于全军覆没,此前的哥舒翰就是一个样板也,不可不打醒十二分精神啊。

  不过郭子仪就是郭子仪,战神是也,当然有不同凡响之处。

  当时叛军派三千人想堵塞官军退路以便关门打狗,被回纥军尽杀之。于是,郭子仪一边选派精锐骑兵向敌营掩杀过去,一边又派上千弓箭手埋伏山下,再令悍将李嗣业率领协同作战的神勇回纥军悄悄地从背后登山偷袭,又一次形成前后夹击之势,他老哥则亲自率领唐军主力与叛军正面交锋。

  一俟战斗打响,官军又佯装败退,目的就是诱敌深入,把其引至我军的埋伏圈。叛军以为唐兵败退,于是倾巢出动,从山上追了下来,也离开了自己的有利战斗地形。

  正在全力追击之间,突然左右杀声震天,埋伏在侧的官军弓箭手像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一时间万箭齐发,雨点般地射向叛军,登时死伤无数。然后郭子仪不失时机地杀了个回马枪。

  屋漏偏逢连阴雨,此时从背后夹击贼兵的回纥兵又万箭齐发,这阵势谁能抵挡得了?于是贼兵回首惊呼道:“回纥兵来了!”叛军一听立马乱成一锅粥,自相践踏的不计其数,即时大败,僵尸遍山泽,一败涂地也。严庄、张通儒等走归洛阳,又与安庆绪弃城北走渡河保相州,官军由是一举收复东都洛阳,克复两京。于是河东、河西、河南州县悉平。“子仪奉广平王入东都,陈兵于天津桥南,士庶欢呼于路。伪侍中陈希烈、伪中书令张垍(逼走李白的“官二代”代表人物,张说之子)等三百余人素服请罪,王慰抚遣之”(《旧唐书·郭子仪传》)。

  郭子仪因功封为代国公,功加司徒。不久,郭子仪得胜班师回朝,激动万分的唐肃宗亲自到灞上慰劳他说:“国家再造,卿力也。” 也就是表彰了老郭再造唐朝的丰功伟绩也。郭子仪顿首感谢,谦虚地说是皇上英明将士英勇,云云。

安史之乱是如何平定的

  接下来,便是继续经略北讨叛军之事。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七月,郭子仪大破破贼军于河上,擒伪将安守忠献给朝廷,遂朝京师,敕百僚班迎于长乐驿,皇帝御望春楼待之,加封中书令,威风八面是也。

  是年九月,唐肃宗命郭子仪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关内节度使王思礼、北庭行营节度李嗣业、襄邓节度使鲁炅、荆南节度使季广琛、河南节度使崔光远、滑濮节度许叔冀、平卢兵马使董秦等九节度使6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会攻相州,讨伐贼首安庆绪,以图全歼贼兵。

  不过决定谁担当元帅的问题却让皇帝伤透了脑筋,因郭子仪、李光弼都是当时齐名的国家元勋,天有二日的样子,大家都半斤八两的难以相互统属(最重要的是皇帝对功高震主的此二人抱有猜忌之心,不想把军权交给他们,此中“猫腻”大家都能想到),弄不好可能还会反脸,所以最后皇帝搞了一个副作用很大的折中方案,就是不设立元帅,只用大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也开创了宦官直接指挥调度军队的恶例(李隆基是宦官监督军队,唐德宗还设神策军让宦官主军),为唐朝以后的战祸频起埋下了伏笔,简直就是割肉补疮,得不偿失。

  这么大的军事动作,连从洛阳逃到相州的安庆绪也压力俱增,有一种末日来到的预感,明知自己已被官军围得水泄不通,几乎是置于死地的地步,不甘心等死的安庆绪还是作困兽犹斗,居然以出让皇帝位子的高昂代价,换取史思明派来援军,派薛嵩(大唐名将薛仁贵之孙,曾叛唐又归唐,还一点事也没有,据说和古典名著《薛刚反唐》里的薛刚还有几分相似,是不是人物原型有待考证)以所乘名马十匹求救于史思明,看到有利可图,史思明于是年十二月遣将李归仁率众赴之,营于滏阳。

  之前的两个月也就是公元758年十月,郭子仪自杏园渡河,围卫州。安庆绪与其骁将安雄俊、崔乾祐、薛嵩、田承嗣等倾巢出动来援,分为三军。郭子仪严阵以待,还预先选善射者三千人埋伏于壁内,告诫射手们说:“俟吾小却,贼必争进,则登城鼓噪,弓弩齐发以迫之。”布置好埋伏,战斗打响以后,浑身是计的郭子仪又假装败退,贼兵粗心大意不知是计,果然追击上来,及靠近城门,立马听到城上鼓噪,俄而弓弩齐发,矢注如雨,贼兵瞬时招架不住,震骇之余立刻开溜,郭子仪乘机追击,贼众大败。

  是役擒获伪郑王安庆和以献,斩首四万级,获铠胄数十万,遂收卫州。又进军趋邺城,与贼再战于愁思冈,贼军又败,乃连营围相州,导致了想自保的安庆绪以让位的高昂成本请史思明伸出援手。

  原本是这么良好的战斗态势,然而最终军力强盛的大唐王师还是空手而回,没有打下相州一举歼灭安庆绪的残余叛军。原因就是九节度使的兵力互不统属,群龙无首,没有统一军令也只能各自为战,当然不能拧成一股劲,兵力分散的结果也大大削弱了官军的战斗力。

  而最重要的一条原因是大宦官鱼朝恩直接调度和指挥九节度使的所有兵力,可以算是最高统帅,然而这阉人根本不懂兵法,也就只能屁股指挥脑袋地胡乱点兵,瞎指挥的结果当然就是大败而回,不可能有奇迹发生。

  据史载,史思明亲自率领13万范阳精兵来援,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初又攻陷魏州。当时王师虽然人数众多,兵力占有绝对优势,却由于军令杂乱无章,进退无序形如梦游,故“自冬徂春,竟未破贼”,居然只能引漳水以灌其城,让叛军在大水里泡着,却不能破城。城中被围多时,粮食供应不能跟上,饿晕了的叛军只能人食人,惨不忍睹。

  二月,史思明率众贼兵自魏州来攻打官军。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前军遇贼于邺南,与之交战,大家都伤亡惨重,鲁炅还中了流矢负伤。郭子仪作为殿后还未参加战斗,其时却刮起了漫天狂风,飞沙走石吹天地昏暗,连大树都被连根拔起,跬步不辩物色,半步难行啊,连天公都不作美,于是王师向南溃败。

  总之,这次战斗唐军损失惨重,据说战马万匹只剩三千,刀枪十万几乎全部丢失于路。鱼朝恩这个打仗不行进谗言特别溜的家伙一向忌妒郭子仪的战功,于是趁机恶人先告状把相州军事失利的责任全推到郭子仪身上。昏庸的唐肃宗居然没有调查就信到十足十,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削了郭子仪的兵权,让他下岗,并以另一名将李光弼代替郭子仪的职务统帅朔方兵。此后史思明因权力重新分配问题计杀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此年五月从李光弼手中重新夺取了洛阳,然而史思明重回洛阳后,不久就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办了。

安史之乱是如何平定的

  当然,真的猛虎是任何笼子也关不住的,正如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的那句精彩对白:“有的鸟是不会被关住的,因为它们的羽毛太美丽了!”一样。

  正当经常行走在战斗路上出入枪林弹雨之中,难得偷得半日闲的“军事大鳄”郭子仪,有滋有味地享受悠闲自在的下岗生活时,终于战场上的形势又逆转了老郭的人生。打仗嘛,哪能让他缺席,他天生就是为战场而活的,这个谁也剥夺不了。老郭下岗不久,相当英明神武既会骗人又会打仗只是脾气差了点的史思明果然不负安庆绪的殷切期望再陷河洛,直逼京畿。国难思良将啊,唐肃宗虽然不大英明神武,倒也不傻,在大臣们的提议下,立马再次起用打仗好把式郭子仪为节度使,继续领兵打仗。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二月,李光弼因宦官掣肘兵败邙山,河阳失守,鱼朝恩退保陕州。

  上元三年(公元762年)二月,河中军乱,杀其帅李国贞。无独有偶,其时太原节度邓景山也被部下所杀,因为怕这些发动内讧的人合纵连贼,所以朝廷非常担忧。然而除了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名鼎鼎的国家元勋之外,后起的将帅中没有一个有足够的威望和震摄力能加以弹压的,迫不得已朝廷决定起用老郭为朔方、河中、北庭、潞、仪、泽、沁等州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副元帅,充本管观察处置使,进封汾阳郡王,出镇绛州(今山西新绛)。

  三月,郭子仪辞朝赴镇,肃宗龙体欠佳(他就是在此年鞠躬尽瘁的,因张皇后和李辅国争权惊吓过度而死。他老爹李隆基也是在这一年仙逝),朝臣中没有一个能面见皇上的。郭子仪当即请求说:“老臣受命于危难之间决战于千里之外,分分钟会战死沙场,如果不能见皇上一面,将会死不瞑目也。”皇帝为老郭的诚心所打动,于是将他引到卧室内,对老郭说:“河东的大小事情,就全都委托给爱卿了。”看到奄奄一息的皇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于是郭子仪呜咽流涕感时溅落啊。

  郭子仪一到绛州,便擒拿杀害李国贞的贼首王元振数十人斩立决。太原的辛云京听说郭子仪砍了王元振,也将杀害邓景山的人给办了,从此河东诸镇将帅都遵奉国法,不敢再胡来。

  公元762年四月,唐代宗李豫即位。拥立有功的内官程元振当权,认为郭子仪功高难制阻宦官发达,于是又进谗言诋毁郭子仪,皇帝于是罢免了郭子仪副元帅之职,让他充任肃宗的山陵使,一代良将投闲置散为死去的皇帝督造坟墓,严重的人才浪费啊。幸亏老郭亲自写万言书以明志,才使新皇帝有所悔悟并加以器重。

  其时,要不是叛军内部变脸式的相互残杀,先是老史因安庆绪食言不放权而杀了他,再后来是史朝义怕老爹办了他先下手为强干掉老史,这样一折腾叛军的气数也已差不多尽了,成了强弩之末,不然的话唐朝的平叛形势估计更加严峻。

  最终内外交困的的唐代宗在国家危亡面前,不得不启用功高盖主的郭子仪,猜忌事小江山易色事大,于是任命雍王李适(唐德宗)为挂名天下兵马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怕唐军力量不够,唐代宗又学其老爹向回纥借来10万雄兵共同收复洛阳,史朝义兵败逃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唐廷遣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力求除恶务尽,可惜这家伙本身就和唐廷有矛盾,最后还为了一己之私利有意将安史旧部之军事力量保存下来并控制河北,造成了“河北三镇”的强势割据,此后藩镇割据每每和中央政府分庭抗礼,战乱不断。

  宝应二年(公元763年)春天,叛将田承嗣献莫州以降,并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归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精骑又逃往范阳,部下李怀仙却献范阳以降,断了小史的后路。史朝义见到众叛亲离大势已去,走投无路之间便于密林中上吊自杀,结束了可悲又可怜的一生。

  至此,延续了近8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勉强算是完全平定了。

安史之乱是如何平定的

  安史之乱是唐朝一次空前的政治大浩劫,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亡国的先兆,也算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历史事件。经过安史之乱的巨大破坏和摧残,唐朝国力变成十分虚弱,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并给唐朝后期的政治经济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据某些历史研究者认为,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以下四个严重后果:第一,战乱使唐朝经济社会遭受了一次空前大浩劫。房屋土地遭受严重破坏焚毁,人民流离失所,几乎到了十室九空的地步(这个杜甫诗中也有描述);第二,安史之乱使李唐王朝盛世不再,此后慢慢坐大的藩镇割据(说白了就是军阀拥兵自重)更是与中央政权直接叫板,失去绝对控制权的李唐王朝从此一蹶不振,每况愈下;第三,战后阶级压迫更加深重,统治阶级加快了搜刮民膏民脂的步伐。不堪重负的农民兄弟最后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朝中叶农民起义的高潮,沉重打击和削弱了唐朝统治;第四,经过安史之乱,李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控制,边患不断,战祸连连,留下了很大的战争后遗症。

  所以老辈们常说,宁做治世鬼不做乱世人,然也!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s://www.fgly.cn/archives/31961.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45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