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过冬的?从炭火到棉服,趣说古代御寒史

中关村在线

  冬天来了,御冬成为人们生活中首先要考虑的一大问题。现代人们御冬保暖,采用的方法多了,屋里有暖气、空调,可穿单衣,出行在车里,也有空调取暖。外面再穿上厚厚的毛衣、皮衣、棉衣,要多暖和有多暖和。在古代,没有暖气、空调,他们是如何过冬的呢?

  古代的四个寒冷期,比今天更冷

古人是如何过冬的?从炭火到棉服,趣说古代御寒史

  古代的气候,是远比现代冷的。据科学家竺可桢的研究,古代有四个寒冷期和四个温暖期,其中第一个寒冷期为西周寒冷期,约为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850年,持续了至少150年,《竹书记年》记载,“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许多可以在黄河流域生活的野兽因为寒冷而向较温暖的南方迁移。我们知道候鸟是迁移动物,但陆地动物也产生迁移,可见当时有多冷;第二个寒冷期为魏晋南北朝期,约为公元初至公元600年,持续了大概六百年左右时间,其中历史记载有三年时间东南一带沿海都结了冰(公元333年至公元336年),枣树长出绿叶比往常年份推迟了十至十五天(据《齐民要术》)。海水结冰,是很反常的事情,一般海水是不可能结冰的。可见当时的寒冷程度。《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真实记载了当时的寒冷情况:“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

  第三个寒冷期是南宋寒冷期,时间约为公元1000年至公元1200年,大概为二百年。其中公元1111年太湖都结了冰,湖中的柑橘树全部冻死了。一般来说,树木是很难冻死的,冬天虽然因为天气原因一些植物树叶落尽,枝干枯干,但第二年还会生出新枝嫩叶,此时柑橘树被冻死,第二年不复重活,可见寒冷的程度。人工大运河也结冰了,影响了水运交通。《宋史·五行志》记载,“淳化四年二月,商州大雪,民多冻死”,老百姓没有条件御冬,熬不住了,只有冻死的命;第四个寒冷期离我们最近,是明清寒冷期,这个时候出现了两个天气反常的怪现象,公元1493年的冬天,淮河流域竟然断断续续下了半年的大雪,你说得下多厚;公元1893年湖北普圻地区天空再降大雪,平地雪厚竟然达到五、六尺。清朝诗人王樾曾以诗歌记载当时钱塘江被冻时的状况:“大地气不温,重衾疑浸水。曾闻钱塘潮,冻结平如砥。又闻淮海滨,弥望坚冰履”,钱塘潮也无法涨潮了,都被冻成了磨刀石的样子。

  这么冷的天气,古人如何过冬御寒?对于穷人来说,正象诸多历史记载所说,熬不住了就会被冻死,家禽家畜也是一样;而相对富裕的人,会采取各种办法过冬。

  炭火,是古代屋内取暖的主要方式

  外面很冷的时候,古代的富人们大多时间会呆在屋里,遮蔽风寒。而屋子里会相应采取一些增暖措施,使屋里屋外冰火两重天。

古人是如何过冬的?从炭火到棉服,趣说古代御寒史

  最早的增暖措施,就是在屋里生一堆火,通过烤火增温。中国人用火已经有几十万年的历史,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发现了火,那个中国的人文始祖之一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由“钻木取火”到利用火石取火,到火柴的发明,直到现代的打火机,经历了几十万年的时间。火可不是只解决了人类吃熟食的问题,它还有另两项功能,即取暖与照明。在有安全措施防范的情况下,在屋子里点上一堆火,既可以取暖,又可以照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由在屋里直接点火发展到用火炉烧炭。春秋时有“燎炉”的记载,秦朝时出现了壁炉,更为神奇的是,秦朝时还发明了“火墙”,这是中国最早的“暖气”开始,不过那个时候没有铁件的暖气,而是用陶制的筒瓦相扣,将之埋在墙中,利用墙体的升温,而使整个屋子增加温暖。汉朝以后取暖设备进一步完善,火盆、足炉、熏炉、手炉而系列设备进一步完善,白居易诗歌云:“暖阁春初入,温炉兴渐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独宿相依久,多情欲别难。谁能共天语,长遣四时寒”,因为白居易的影响力,熏炉又被称为“别春炉”。

  白居易还有一首诗《卖炭翁》,记载了当时卖炭从业者的生活艰难。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木炭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取暖用品。明朝的皇宫有专门的“惜薪司”,其实就是负责木炭供应的部门,万历年间的一次殿试,曾耗用了一千斤的木炭,可见皇宫对于木炭的用量需求之大。

  除了木炭以外,煤炭也是人类用于取暖的重要用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煤炭的国家,经过考古发掘,早在七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发现了煤。不过,古代中国人跟煤不叫煤,而称为石涅、石墨或石炭等。第一个首次使用煤名字的人,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至少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就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燃料。不过,完全用煤炭替换木炭取暖,是近现代的事情。

  对于穷人来说,一来买不起木炭和煤炭,二来没有厚衣服取暖,熬过冬天不容易。穷人最常用的室内取暖办法,是烧炕,直到现在的老人们,还有用这种方法取暖的。

  棉衣,是明代朱元璋强行推广开来的

  除了住处的取暖措施以外,穿厚点就是古人最好的取暖方法。不过,在很长时期的古代,是没有棉衣可穿的,因为棉花这种植物,是印度和阿拉伯地区的特产,并不是中国本土的植物。那么,在棉花没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是如何解决靠穿取暖的问题呢?

古人是如何过冬的?从炭火到棉服,趣说古代御寒史

  中国人衣料的本土发明,是葛、麻、蚕丝。对于有钱的富人来说,在丝绸衣服里,垫上厚厚的丝锦,也有很好的保暖效果。至于穷人,没有钱买蚕丝制成的丝绸,只能穿葛、麻这样的衣服,里面的填充物,是絮头、细碎枲麻这些粗劣、陈旧的东西,防寒效果肯定要差一些。另外,穿皮袍是比丝绸更好的选择,古代打猎很普遍,用动物皮毛做成衣服,能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羊羔皮、狐裘、貂皮等,最古人最常用的皮袍衣服。

  至于棉花,是从南北朝时期开始传入中国的,但那时棉花的种植,远在边疆,并没有深入内地。至了宋元之际,棉花开始传入“关陕闽广”大量种植,并开始走向南方各省。关于棉花的推广,有两位居功至伟的人物,一位是宋末元初的黄道婆,也是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大力推广搅车、弹棉弓、纺车等器具,被称为布业的始祖,至今上海等地有“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的民谣。另一位则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洪武觉得棉花这种植物很好,采取强制措施在全国推广这种植物,从此全国人民都穿上了棉衣。

  除了穿、住以外,靠喝口热汤、热酒取暖,也是常用的方式,不过条件是你得吃得起、喝得起。“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白居易的喝酒取暖诗,不过白居易是朝廷公务员,喝得起酒,一般老百姓,饭都吃不饱,能不能喝得上酒,是一个大问题。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s://www.fgly.cn/archives/31919.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71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