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李党争 唐朝朋党之争是什么 唐朝中后期的朋党之争始末

浮光掠影知识网
唐朝后期持续近40年的“牛李党争”是唐朝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政治斗争,其起因可以追溯到唐宪宗时期。唐宪宗时期,朝廷内部出现了以宰相牛僧孺和李德裕为代表的两个政治派别。牛僧孺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提倡节俭。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牛李党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牛李党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唐朝朋党之争是什么 唐朝中后期的朋党之争始末

一、唐朝朋党之争是什么 唐朝中后期的朋党之争始末

(808年 - 846年) ,是唐末时,两派士大夫结党互相争斗排挤的事件。

两派是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这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时期开始,到时期才结束,将近四十年。

起因:根据《旧唐书》、的说法,牛李党争的开始是由进士考试而起。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长安举行考试选拔人才,举人牛僧孺、李宗闵、皇甫湜等在卷里批评朝政。考官认为两个人符合录用的条件,便把他们推荐给唐宪宗。

李德裕的父亲、当朝宰相李吉甫知道牛僧孺、李宗闵批评朝政实际是在指桑骂槐、揭露了他本人的短处,对自己的仕途十分不利,向唐宪宗要求严惩这些举子,后来牛僧孺和李宗闵也没有受到提拔。

经过(摘抄自维基):

长庆元年(821年),李宗闵时任中书舍人。李德裕时任翰林学士。

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牛僧孺入相。李德裕出为浙西观察使。

宝历元年(825年),牛僧孺多次辞相,出为节度使。

太和三年(829年),李德裕改任兵部侍郎。宰相裴度推荐李德裕担任宰相,未成功。李宗闵通过宦官的关系当上宰相,将刚刚入朝的李德裕调出,任义成节度使。

唐文宗太和四年(830年),李宗闵引荐牛僧孺入相。曾经推荐过李德裕的裴度辞相,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唐文宗太和五年(831年),维州守将悉怛谋请降。西川节度使李德裕派兵入据其城。牛僧孺令缚还悉怛谋及从者,被吐蕃官吏尽杀于维州城下。

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李德裕入朝任兵部尚书。京兆尹杜悰向李宗闵提出建议,通过推荐李德裕任御史大夫的方法,与李德裕修好。得到李宗闵的同意后,杜悰造访李德裕,提出这一方案。李德裕非常高兴。但李宗闵在与杨虞卿商议后,终止了上述方案,错过了这个很可能是双方和解的最好的机会。

唐文宗太和七年(833年),李德裕升任宰相,将杨虞卿、张仲方、张元夫、萧浣等牛党人物降职,出为地方官。不久,李宗闵出为山南西节度使。

唐文宗太和八年(834年),当权的李训、郑注为了排挤李德裕,再次引荐李宗闵入相,之后,李德裕出为镇海节度使。

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李训、郑注指责时任京兆尹的杨虞卿传播谣言,说郑注为皇帝配药时,采集民间儿童的心肝。天子大怒,将杨虞卿下狱。李宗闵为杨虞卿辩护,也遭到贬斥,出为明州刺史。

会昌元年(841年),武宗召李德裕入朝为相,信任有加。之后数年间,李德裕对李宗闵、牛僧孺等一再贬黜。

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宣宗即位,为了夺回朝政大权,故出李德裕为荆南节度使。此后,宰相白敏中等人一再贬黜李德裕。李宗闵病故。

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牛僧孺病故。

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李德裕病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牛李党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牛李党争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s://www.fgly.cn/archives/182406.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1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