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献公 秦献公是明君吗

浮光掠影知识网
秦献公元年(前384),秦献公首先废除了导致秦国人才大量流失的活人殉葬制度在即位第二年,秦献公将都城从位于秦国西部的雍城迁到秦国东部、地近河西地的栎阳,一方面是向国人表明他誓夺河西重振秦国国威的决心。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秦献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秦献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秦献公是明君吗
  2. 历史上秦献公怎么死的

一、秦献公是明君吗

大家都知道,秦国是奋六世之余烈,才换来秦始皇的一统大业。不过这六世是从秦孝公开始算起,其实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在位期间推行了很多改革,并且颇有成效,商鞅变法能够顺利推行,其实也有秦献公很大功劳。秦献公是一位有使命感的国君,在他的带领下秦国慢慢好转,他也被认为是一位明君。有关秦献公的生平以及成就,下面就和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一起来了解下这位秦国不可忽略的人物。

1、秦献公出生

秦献公本名赢师隰(xí),是秦灵公赢肃的儿子。公元前415年,秦灵公去世,赢肃的叔父赢悼子夺得王位。而当时的赢师隰才刚满十岁,为了不卷入朝堂的争斗中,赢师隰独自一人逃往魏国避难。当时的魏国国君,实施一系列的改革,并重用吴起、西门豹等人,使得国力昌盛,而当时的秦国国力不稳,朝局动荡,与魏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公元408年,魏国国君派遣大将吴起,率领大军与秦军作战,顺利夺取了河西之地(陕西境内,黄河与洛水之间的土地)。这一切都被赢师隰看在眼里,但是此时的他也无能为力,魏国贪得无厌,难保秦国不会被魏国吞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赢师隰主动与魏国国君联系。因为赢师隰原本就被赢肃立为太子,在政治上有着非常高的利用价值,魏国国君因而礼待赢师隰,赢师隰一面与魏国交好,一面学习魏国的治国之策,同时还在密切关注秦国的动向。

2、成功夺位

赢师隰很早就动了回国争夺王位的心思,奈何自己并无能力与秦国贵族对抗,只能将此事一拖再拖。公元386年,魏武侯决定帮赢师隰夺回政权,但是被赢师隰婉言相拒。因为当时秦国与魏国是死敌,倘若赢师隰通过魏国人夺回政权,将来势必会受制于魏国,同时也会得罪秦国的老贵族,所以拒绝魏国的帮助,反而是最有利的做法。赢师隰回到秦国之后,便暗中联系与秦出公嬴昌(当时的秦王)母亲不和的大臣,在民间散布赢师隰即将回国实行新政的消息,并且用大量的财宝,暗中争取秦军的几位得力将领。

赢师隰流亡魏国的那几年,赢悼子并没有什么作为,因此百姓对他都十分有怨言,如今听说赢师隰要回来实行新政,百姓们都十分高兴!筹划一年之后,赢师隰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便准备行动。公元前385年,秦国庶长改在河西迎立公子嬴师隰为君,是为秦献公嬴师隰。秦出公的母亲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十分生气,立即派出军队前去讨伐赢师隰,然而秦出公的母亲不知道的是,这支队伍的将领早就被赢师隰收买,他们名为讨伐赢师隰,实际上是去迎接他。赢师隰率领大军进入雍城之后,杀了秦出公和他的母亲,顺利地夺回了王位!

3、推行改革

赢师隰夺回主位之后,立即开始着手改革:

①废除了秦国实行了三百多年的活人殉葬制度;②编制户籍,户籍相伍,五家为一伍,农忙时互相帮助,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③迁国都,推广县制,将国都由雍城改往栎阳;④允许商业活动,并对工商业严格管理,从中抽取商业税。赢师隰手握政权之后,便一直埋头苦干政绩,秦国在他的带领之下,慢慢地恢复了生机。

公元前366年,魏、韩两国起兵为难周天子,赢师隰遂率领大军以勤王为由,与韩、魏两军交战,并大败韩、魏两军。周天子顺势封赏了赢师隰,秦国的地位也因此有了提高。公元前364年,秦国向魏国发兵,目的是为了夺回河西之地。起初秦军接连获得胜利,国内一片欢呼,收回河西之地指日可待,可是赢师隰还没等到收复河西之地的那一天,便去世了,死于公元前362年,享年62岁。

秦献公一生都在为秦国的崛起而奋斗,他对秦国的影响力极大,倘若不是他回国实行新的政策,秦国恐怕早就被其余六国吞并了,更不会有后来秦国横扫六国的霸业。如果说秦始皇的功绩,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那秦献公一定是撑起那片土地的巨人之一!秦献公时期,是秦国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他虽然在位仅23年,却将秦国带向了另一个更加辉煌的方向!

二、历史上秦献公怎么死的

不是,是劳积死的

  少梁之战后,秦献公卒,秦孝公即位。这在《史记》不同章节的记载中有出入,《秦本纪》记载,秦献公死于少梁之战后的第二年,而按《六国年表》,献公死于少梁之战同年,死因无记载。所以具体如何死,什么时候死还是个谜团。

 秦献公(前424年-前362年),《世本》作秦元献公,《越绝书》作秦元王。嬴姓赵氏。《史记索隐》记载名师隰(xí),《吕氏春秋》记载公子连。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84-前362年在位),秦灵公之子,在位23年。

秦献公早年流亡魏国,回国继位后在秦国国内进行改革,其中包括废止人殉、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并且数次发动收复河西(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失地的战争。他为了终止秦国继续沦落的脚步,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为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是秦国实现再度崛起的奠基人。

是病死的。

在位事迹

  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献公废除了秦国自秦武公以来实行了三百多年的以人殉葬制度,受到了秦国民众的赞扬。秦献公废除这项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避免青壮年劳动力被白白地杀死。此前,秦国的奴隶主贵族以殉葬人的数量和质量来显示自己的身份,秦国每年都要杀死大量的青壮年奴隶。废除以人殉葬,为秦国存活了大量的劳动力,对秦国的农业和工商业生产非常有利。作为殉葬制度的变通措施,秦国的奴隶主贵族开始以陶俑代替真人殉葬。秦国地多人少,献公鼓励多生,奖励多生儿子的人。献公还吸引周边国家和部族的人到秦国种地、放牧,与本国人一视同仁,不许歧视这些外来户。通过这些措施,秦国的人口数量明显提高,原来的很多荒田得到了开垦。

  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献公将都城从位于秦国西部的雍(今陕西凤翔)迁到了秦国东部、地近河西地的栎阳(今陕西西安阎良区之武屯乡)。献公迁都一方面是向国人表明他要夺回西河之地重振秦国国威的决心,另一方面是要摆脱奴隶主聚集的旧都雍的束缚。

  秦献公主要是靠奴隶主贵族夺得政权的。但在夺取政权后,又要靠地主和自耕农的支持来变法图强,因而要平衡好他们之间的关系。

  秦献公对对地主和自耕农兑现了自己的行政纲领,继续推行初租禾,得到了地主和自耕农的支持。秦国在公元前四零八年开始实行初租禾。所谓初租禾就是按照土地占有者实际占有的土地面积,征收农作物实物税。这项制度的实施,就是在法律上承认了土地占有者对所占土地拥有所有权,使大批占有私垦田地的地主和自耕农成为土地的合法主人。秦国的初租禾在东部边防地区推行得比较顺利,在奴隶主聚集的以雍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则受到了很大的抵制。秦献公把都城迁到东部的栎阳,就是要得到在那里占优势的地主集团的支持,而对西部的奴隶主贵族则没有硬性改变他们的生产方式。为了稳定地主和奴隶主贵族两大集团,秦献公采用了一国两制的折中办法。

  地主经济需要雇佣大量的劳动力来从事农业生产。原来奴隶主贵族家的奴隶和与当权奴隶主贵族为敌的人,有很多都依附到这些地主的身边,因为地主的剥削比奴隶主要轻得多,而且人身上也不受伤害,有行动的自由,甚至是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奴隶主在追寻逃跑的奴隶和罪犯时,常常会追到地主这里,而地主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包庇他私藏的奴隶和罪犯。由于奴隶的大量逃跑和留下来的奴隶工作积极性不高,奴隶主的田地大量荒芜。时间一久,地主就以开垦荒地为由,对这些土地进行开垦占有,与奴隶主就这块土地的所有权产生法律纠纷。出于对劳动力和土地的争夺,地主与奴隶主的矛盾越来越大。但由于奴隶主贵族担任国家职务,因而地主在与奴隶主的争斗中常处于下风。为此,地主经常采用极端的方式来与奴隶主对抗。

  秦献公在夺取政权后,从地主中选拔了一批有才能的人担任国家大臣,允许地主和自耕农从军,使他们靠立功获得爵位。这就给了地主和自耕农从政的出路,使他们能够通过合法的途径来满足自己的政治需要。地主和自耕农此时已是一个重要的利益集团,是献公夺取政权后富国强兵的重要支持者,是秦国重要的兵源和税源。

  秦国的初租禾是实行得比较晚的,国内的奴隶主势力依然很强大。奴隶主贵族有减免税、减免劳役、减免刑罚等特权,而且他们掌握着国家的朝政和军队,常常可以控制国君的做法。秦国以前发生过多起强臣弑君的悲剧,就是因为他们掌握军队和朝政。秦献公知道奴隶主贵族是建立君主集权制度的障碍,是国家实力的分裂者。但由于秦国的贵族是献公夺取政权的主要支持者,更主要的是他们的势力依然强大,秦献公采取了笼络贵族势力的办法。为了稳定国内的贵族势力,献公娶了他们中最有势力的一家的女儿为妻子。

  在献公的领导下,秦人看到了秦国复苏的希望,许多人都追随献公建功立业来到了栎阳,栎阳很快就成为秦国新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代替了雍的地位。

  秦献公六年(公元前379年),献公把蒲、蓝田、善、明氏等边境地区改建成县,由自己直接掌握,派官吏代表自己进行管理。献公的力量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秦献公七年(公元前378年),秦国初行为市,开始对工商业进行规范管理,抽取营业税。初行为市与初租禾为秦国的国库带来了大量的收入,国家的经济实力倍增。

  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秦为户籍相伍,把五户人家编为一伍,农忙时互相帮助,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如果有人犯法,实行连坐。因而人人自危,互相监督,秦国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秦献公取得政权后,就埋头改革、励精图治,不参与其他国家间的争斗,秦国的国力渐强,人口也增加了不少,军队的军事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秦人对恢复秦穆公时的荣耀也越来越强烈。对于献公的一系列改革,秦国的地主十分支持,而奴隶主却越来越有意见。奴隶主获取土地的主要方式是靠国君的封赏,地主获取土地的主要方式是靠开垦荒地和购买。献公的政策无疑是支持地主经济的,而献公本人很少将土地赏给贵族。秦国的奴隶主们受到了很大的抑制,其中一部分人转化为地主,采取地主经济的生产方式,献公对这些人的做法很支持。但毕竟秦国的奴隶主势力是一个传统势力,尤其是在秦人早期活动的中心,秦国的西部,依然很强大。奴隶主控制的西部与地主控制的东部的矛盾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因为秦国的土地数量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而使他们对现有土地进行争夺。当然,还有对权力的争夺。尽管对于土地和庄园的经营,奴隶主明显不如地主在行,但他们对土地的渴望却是同样强烈的。献公决定用战争来转移紧张的国内矛盾,抢夺邻国的土地来缓解国内对土地的强烈需求。秦人对与中原的交流有着强烈的愿望,这也是献公一直就有的梦想。献公晚年,秦国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

  秦献公十九年(公元前366年),献公见韩魏两国威胁周天子显王,便决定以此为借口,起兵勤王。秦军在洛阳打败了韩魏两军,得到周显王的赞赏,秦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秦人仿佛看到了往昔的荣耀,国内的注意力转向外战。秦国又开始参与中原的事务了。

  秦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64年),献公下令秦军攻魏,夺取了秦国的故土河西地,一直打过黄河,深入魏境到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斩首六万,取得了秦国前所未有的大胜利。献公把这些土地赏给了地主和贵族,国内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周显王向献公祝贺这一胜利,献公被赐予了与秦穆公一样的伯(是霸主的意思)的称号。

  秦献公二十三年(公元前362年),秦国在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大败魏军,俘虏魏相公叔痤,攻取了庞城(今韩城东南)。公叔痤早年在魏国对秦献公不薄,献公在盛情款待一番后,将公叔痤放回魏国。不久,秦献公就去世了。太子渠梁即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秦献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秦献公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s://www.fgly.cn/archives/182046.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