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学校 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是怎样的?汉朝经学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浮光掠影知识网
宫邸学,以宫人为教育对象的宫廷学校。私学,汉朝的私学按其程度可以分为书馆和经馆。书馆的教育首先是识字教育,后期是专门的书写训练,书馆里实行个别教学,重视口授和背诵。经馆,经馆是较书馆高一级的私学。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代学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汉代学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1. 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是怎样的?汉朝经学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2. 汉代称呼学校为什么?
  3. 汉朝的学校叫什么名字
  4. 汉朝时候哪些大学是国家开设的?
  5. 汉代的学校有几级,急求
  6. 汉朝的学校叫什么名字

一、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是怎样的?汉朝经学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讲一讲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汉朝为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的基础。汉朝的学校有官学和私学,官学又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

首先,太学,采取了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标志太学的正式设立,同时也意味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太学实际上是一所专门的学校,所传授的知识是单一的经典。大学里没有严格的授课和年级制度,因此考试作为一种督促检查学生学习,衡量学生学业的程度的手段尤为受重视。

其次是和官邸学。鸿都门学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鸿都门学打破了儒家独尊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这是教育的一大变革。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的学校,作为一种办学的新型形式,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宫邸学,以宫人为教育对象的宫廷学校。

私学,汉朝的私学按其程度可以分为书馆和经馆。书馆的教育首先是识字教育,后期是专门的书写训练,书馆里实行个别教学,重视口授和背诵。经馆,经馆是较书馆高一级的私学,实际是一些著名学者讲学场所,其程度再高的可与太学相比。

汉朝经学教育的特点,首先,汉朝经学教育中多采用章句的形式教学,章句之学最初较为简单,随着经学教育的发展,章句繁琐,章句的形式,便于经师旁边博引,阐释发微。其次,重视师法,家法,然后,打破了汉朝经学学派林立,门户森严的封闭局面,简洁明了。

以上就是小编对问题的回答,如有错误,敬请谅解!

二、汉代称呼学校为什么?

庠序

庠序

汉代的官学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中央办的官学又分两种,一是大学性质的太学,一是特殊性质的学校,比如“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等;地方办的官学,设在郡国的称为“学”,设在县(县、道、邑、侯国)的称为“校”,设在乡的称为“庠”,设在村落(“聚”)的称为“序”。

私塾,学堂之类的。

三、汉朝的学校叫什么名字

家设立的学校叫国学;私人设立的学校叫私塾;官府设立的学校叫官学。

四、汉朝时候哪些大学是国家开设的?

鸿都门学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创立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 (178)二月。

鸿都门学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创立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 (178)二月。因校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鸿都门学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产物,即宦官派为了培养拥护自己的知识分子而与士族势力占据地盘的太学相抗衡的产物。又借汉灵帝酷爱辞、赋、书、画的缘由,办了这所新型学校。

基本介绍:

鸿都门学所招收的学生和教学内容都与太学相反。学生由州、郡三公择优选送,多数是士族看不起的社会地位不高的平民子弟。开设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课程,打破了专习儒家经典的惯例。宦官派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对鸿都门学的学生特别优待。学生毕业后,多给予高官厚禄,有些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还有的封侯赐爵。

鸿都门学一时非常兴盛,学生多达千人,但延续时间不长。一因士族猛烈的攻击,二因黄巾起义,它随着汉王朝的衰亡而结束。

鸿都门学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而且也是世界上创立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在“独尊儒术”的汉代,改变以儒家经学为唯一教育内容的旧观念,提倡对文学艺术的研究,是对教育的一大贡献。它招收平民子弟入学,突破贵族、地主阶级对学校的垄断,使平民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也是有进步意义的。

鸿都门学的出现,为后来特别是唐代的科举和设立各种专科学校开辟了道路。

五、汉代的学校有几级,急求

家设立的学校叫国学;私人设立的学校叫私塾;官府设立的学校叫官学。

太学

中央太学:郡曰学,校曰校,乡曰庠,聚曰序

最高学府太学,鸿都门学(专科学校),郡国官学(汉平帝时规定郡曰学,县曰校,乡曰庠,聚曰序),民间私学(有相当于大学的“精舍”或“精庐”,相当于小学的“蒙管”或“书馆”)。周代辟雍汉代仍存,但只作为天子讲礼及祭祀先师先圣的场所,不再是大学性质。

只有太学吧

六、汉朝的学校叫什么名字

中央的称太学

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时学校的名字叫“痒”。高一级的大学叫“上痒”,低一级的小学叫“下痒”。到了(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把学校又分成了四个等级,按级别叫做:“学”、“东序”、“西序”、“校”。 到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时,又把这四种学校的名字给为:“学”、“右学”、“左学”、“序”。 后来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成均”等。 到汉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最高一级的学校称做“”,下面分别称做“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再后来把“太学”改为“国子学”,“国子寺”,“”。汉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比较昌盛的时期。汉代的学校分为官学与私学两种。其中私学的书馆,亦称蒙学,系私塾性质,相当于小学程度。 到离现在最近的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国子监”已经不是学校的性质了,成为国家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而这时候一般的学校称为“书院”、“书堂”、“私塾”等。 光绪二十九年,颁布,不但明确了整个学校教育制度,还规定了各级学校的课程。《奏定学堂章程》里公布的小学课程是我国第一套正式的小学课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代学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代学校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s://www.fgly.cn/archives/138236.html)即可。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11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