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的来历(清新过年|爆竹的前世今生)

四川小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可放鞭炮的习俗从何而来,鞭炮又从何而来?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涨姿势,探寻鞭炮的前世今生吧!

爆竹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爆祭

“爆祭”,是燃烧柴火以“敬神驱邪”的一种宗教行为。

在西汉辞赋家东方朔撰写的《神异经》中有这样一种说法:“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尝以竹着火中,爆烞而出,臊皆惊惮。犯之令人寒热。”这里所说的“山臊”是一种模样怕人的猴科灵长类动物,又名“山魈”,如今在非洲仍然常见。或许是山臊身上带有传染性极强的病毒,“犯之则令人寒热”,人接触山臊后即生病,所以古人视之如妖魔鬼怪,传说中怪兽“年”即是它的化身之一,故古人“爆竹”以驱之。

竹子在燃烧时,因受热会猛然炸裂而发出很大的响声,所以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一种燃料,故“爆竹”流行开来。

过年燃放爆竹,唐代开始盛行。

这时广泛流行的爆竹并不是用火药制成的,而是当时流行的一种“燎竹”风俗,即烧真竹子,又叫爆竿。

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

——元稹《生春二十首》

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

——张说《岳州守岁二首》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就聚爆竿仄。

——于鹄《早春》

用火药为原料的爆竹始于北宋末期

使用火药的爆竹叫“爆仗”,与军事行为有关联,这种“爆仗”即是现代爆竹的雏形。

据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条,此叫法源于军中一种仪仗形式的表演,“出场凡五七对,或以枪对牌,剑对牌之类”。表演开始的号令,叫“爆仗”,“忽作一声如霹雳, 谓之‘爆仗’”。

南宋时流行纸炮烟花

用火药引燃的爆竹,到南宋时已很流行了。这时的爆竹,一般用纸裹成的纸筒和麻茎装火药,危险性降低,燃放较为安全,又叫“纸炮”,同时还出现了烟花。

鞭炮的由来

周密的《武林旧事》“岁除”条称,“至于爆仗,有为果子人物等类不一。而殿司所进屏风,外画钟馗捕鬼之类。而内藏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箫鼓迎春。”

“一爇连百余不绝”,就是将单一爆竹编连接在一起,这种放法,时人俗称为“编炮”,因炸时如舞长鞭般响震,又被叫做“鞭炮”。

宋末元初,爆竹已成时人过年时必备的“年货”,燃放时已开始使用药线,燃放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爆竹文化

从宋代起,中国的“爆竹文化”丰富了起来,燃放更讲究,民俗目的更明确。

过年,从除夕之夜起,一直到正月十五,不同日子要燃放不同的爆竹,不同日子所放爆竹的意义也各有不同。

除夕之夜,燃放的爆竹叫“封门爆竹”。放过这道爆竹后,家人不能再到外面出去行走,而是一起围着火盆守岁,等待着新年的到来。

有的地方“封门爆竹”又叫“封门炮”。过去穷,债主在大年三十都不忘上门索债,欠钱的都关门躲起来,故有“封门”一说。封门爆竹燃放后,再恶的债主都不会再上门讨债,让穷人过个安心年,此即俗话说的,“三十夜头不见面,不过十五不问钱。”

除了“封门”说外,另有“辞旧”说,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就是这个意思,这也是最为广泛的象征意义。

还有“迎神”说,准确地说是迎接灶神。灶神是腊月二十四小年夜送上西天,送时也要燃放爆竹。大年三十晚上返回人间,故还要燃放。因为各种含义兼有,所以除夕之夜燃放爆竹最为集中。

往期文章精彩回顾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芝麻科学汇”,一揽子告诉您:霾可恨但不可怕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胡石英,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147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