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故事(解析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的故事)

浮光掠影知识网SEO专员

李世民的故事(解析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的故事

唐太宗原名叫做李世民,有人说他的名字暗藏着济世安民的意思,他是汉族人,除了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外,还是非常有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一生有很多功绩,其中被很多人称道的就是他非常知人善任。

李世民的故事(解析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的故事)

唐太宗像

他推行了众人皆知的贞观之治,在他继承皇位之后,对大臣们非常尊重,努力学习治理国家的方法,非常积极地向爱卿们吸取经验教训,贞观年间,他主张削弱地方割据势力,但是又不是强迫他们服从他,而是知道包容的力量是无穷的,他积极听取各个小国的治国方法,尽量让他们都满意,从而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他在位的时候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人才,设立了让人才们自由学习的弘文馆,以备不时之需,希望在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他受文人们敬仰的另一大原因是他不分贵贱,用人的时候以贤德为唯一的标准,这就为非官宦子弟的廉洁之士提供了为国家效力的机会。这些寒门弟子也为政界带来了一些新鲜空气。这对整顿政绩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对待大臣方面,李世明以隋炀帝为戒,成为皇帝之后积极鼓励各位大臣给自己提意见,而且把谏言的权利放宽,这样可以有力的减少他决策的失误。有时候甚至有些大臣在朝堂之上都让李世民有些下不来台的状况发生了,他也不会因此怪罪他们而是与他们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就是因为他这样的清明政策和用人之道才为国家带来了国泰民安的时期。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是谁

李世民是千古明君,那么这个明君身边不可或缺的两个人,一个是名相魏征,一个是贤后长孙氏。

李世民的故事(解析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的故事)

唐太宗与文德皇后剧照

长孙皇后,也叫文德皇后,这个女人是担得起“文德”二字的。长孙皇后是长孙无忌的妹妹,13岁的时候她就嫁给李世民了,她嫁给李世民的时候,并不是李世民风光的时候,李世民的母亲在跟李渊出征的时候生病死了,后来长孙皇后的舅舅高士廉也被贬官,这对夫妻在遭受亲人离去之时互相扶持,感情越发深厚。玄武门之变也有她努力的结果,在丈夫李世民被李渊猜忌,被弟兄诬陷的情况下,她全心全意支持丈夫,不畏生死,立场坚定。

长孙皇后很爱看书,她经常与太宗讨论政事,并且非常拥护朝中像魏征一样的重臣。太宗登基后,她也劝自己哥哥在朝中找个闲职做,由此看出长孙皇后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懂得进退。她在李世民身边一直劝诫太宗要行仁政,爱护百姓。她一直在辅佐自己丈夫,在危难中支持他,在盛世中劝诫他,她还为太宗生下了三个儿子四个女儿,其中就包括第一个太子李承乾,还有后来的皇帝李治。虽然那个一个男权社会,文德皇后却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一个贤后作为,支持丈夫,爱护子民。可是她只活了36岁就死了,虽然不能陪伴太宗一生,她大概也是太宗最爱的皇后了,太宗一生也只有这一个皇后。

唐太宗叹曰内容是什么

魏征是比较有名的丞相了,魏征死的时候,唐太宗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这句话被很多后人用。唐太宗当时很难过,魏征虽然平时跟太宗说话从不顾及太宗颜面,不过他都是为国家和百姓考虑才会直言进谏,太宗在失去魏征的时候非常痛心,魏征是他的一面镜子,所以唐太宗才可以“明得失”,才没有重蹈隋朝覆辙,开创一个盛世。他感叹自己失去了重要的贤臣。

李世民的故事(解析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的故事)

魏征画像

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唐太宗叹曰:“今魏征逝,一鉴忘矣。朕比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稿。”他感叹,魏征死了,他李世民就失去了一面镜子,到魏征家里去又翻出了写了一半的书稿,而这个书稿是魏征留给太宗的治国用人之道,想到这里唐太宗肯定更加伤心,魏征到死都在为太宗出谋划策,为大唐鞠躬尽瘁。

最后这一段是这样的,唐太宗叹曰:“朕顾思之,恐不免斯过。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也。”中间一段是写魏征留下的书的内容,最后这句就是太宗对魏征的肯定,意思是唐太宗一个人考虑事情肯定有不周全的地方,你们这些大臣一定要敢于进谏,魏征的意思就是从任何人任何事那里取长补短,任人唯贤,用人不疑,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使大唐繁盛。

唐太宗的这段感叹,前三句经常被用作“座右铭”,是太宗对魏征的高度赞扬。

唐太宗的妃子介绍

唐太宗李世民,一身都在为国为民,创下了不朽的功绩,而对于他的感情史,相较于其他帝王而言,也有为人称道的地方。唐太宗的妃子中,史书上有记载的是八位。

李世民的故事(解析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的故事)

文德皇后图片

第一位是文德皇后,众人可能更习惯称之为长孙皇后。如果说唐太宗是千古一帝,那么文德皇后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后。玄武门兵变,长孙皇后功不可没。长孙皇后既有女子的温柔,又有男子的胸襟和气魄。她一身都尽心的辅佐李世民,留下了三十卷《女则》。在她逝世后,葬于昭陵,李世民为她建造高台,每日遥望,李世民死后,更是与她合葬昭陵。

李世民的第二位妃子便是杨妃,杨妃是隋朝公主,很早就嫁给了李世民,为李世民生下了吴王李恪,李世民曾想立她为后,因为她的身份而被群臣反驳,只得作罢!据说最后也葬在了昭陵。

第三位是阴妃,阴妃为李世民生了个儿子,叫李佑,李佑后来谋反被赐死,阴妃也受到牵连而死。第四位是燕妃,燕妃的记载不多,为李世民生下两位皇子。第五位是贤妃,即徐慧,徐慧天性聪颖,对李世民死心塌地,最后随李世民一起去世了,死时才24岁。第六位是韦贵妃,韦贵妃容貌倾国倾城,也是李世民做秦王时嫁入秦王府的。第七位是杨氏,她原是李元吉的妻子,杨氏没有被封为妃子,却成了李世民少有的人生污点之一。

最后一位便是武曌,即后来的一代女皇武则天。武曌原叫武媚娘,是唐太宗的才人,后来出了“武代李兴”的说法,被贬出家做了尼姑。

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同时也是唐朝的诗人,并且在政治军事上也有非常出色的成绩。

李世民的故事(解析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的故事)

唐太宗图片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被各民族冠以“天可汗”的称号,在对外和对内上他都有着一套方针。对外他积极开拓疆土不仅重创了高句丽,也将东突厥灭了,更是征服了很多部落。在国内他就劝课农桑,奉行节约,并且主张以文治天下。作为一代君王,能任人唯贤,多次听取谏官魏征的逆耳忠言,并作出相应的改变,这些使得唐朝能够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唐朝在当时能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也正是因为他的勤政爱民,不懈努力。唐朝民俗开化,经济繁荣,是当时各民族的大熔炉,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昌盛的时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便是当时的社会现象的写照。唐太宗李世民在位了23年,他在位的时间并不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但确是历代皇帝中贡献最大的。他在位期间朝堂上下都是一派和乐。

玄武兵变,历史沧桑,一将终成万骨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位终归来得不是那么名正言顺,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他在位时所作出的政绩。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患病瘫痪在床上,最终在终南山上驾崩,安葬在昭陵,庙号为太宗,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后,追封的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其创下的大唐盛世也为后人所称道。

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叫什么

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中,记载比较明确的也就七八位。文德皇后可以算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贤后,他的一生都是帮助自己的丈夫,该温柔的时候温柔,该狠心的时候狠心,以至于她去世的时候,李世民非常伤心,建了座高台日日眺望,结果被魏征啰嗦了才拆掉,这位皇后是大唐当之无愧的国母,可惜36岁就死了。

李世民的故事(解析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武则天剧照

李世民晋封秦王后第一个妃子就是大杨妃,这个杨妃是前朝公主,属于李世民表妹,这位大杨妃就是李恪的母亲,李恪是个文武全才,可惜死在了长孙无忌的手上,太过悲凉。后来的另一个杨妃就是杨广的女儿。

下面这一位是阴妃,这个算是个奇迹,这位阴妃的爷爷刨了李世民家祖坟,杀过他弟弟,阴妃的爷爷被杀了,父亲因为年幼没被杀,而李世民居然娶了这位阴妃,不知道是糊涂了,还是想收买人心,不过下场也不好,因儿子造反也死了。

接着是韦妃,这位韦妃原是有妇之夫,丈夫涉及谋反被杀,她就被收入官府之中,直到遇到李世民,两人曾经非常恩爱。还有历史上一笔带过的燕妃,生过两个皇子,其他不详。

接下来的这一位一直备受争议,杨氏,虽然没被立为妃,却备受宠爱,杨氏本是李元吉的夫人,有倾城之貌,玄武门之变之前就已经相识,后来李世民娶了这个女人进宫,无人表示反对,大家其实早就心知肚明,而这一点是很多人认为李世民的污点。

最后两位,一位是贤妃徐惠,她很有才,善于劝谏,为了李世民可以豁出性命,李世民去世之后不久她就随着去了。另一位是女皇武则天,可以说配得上武则天一生的男人大约只有李世民了。这些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

文章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浮光掠影知识网(fgly.cn)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https://www.fgly.cn/archives/8516.html)即可。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104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