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的书法家只谈笔法,不谈结体?

爱生活的丸子

现在确实是很多书法家只谈笔法,不谈结体,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下面两点来探讨:其一,结体显而易见,笔法深藏不露;二,现代派书法只认线条,不认汉字,何来结构之说。

结体显而易见,笔法深藏不露

为什么说结体显而易见,而笔法深藏不露呢?我从硬笔书法学习的角度来说吧,硬笔书法我一直鼓励拿毛笔书法字帖来做范本学习,那么硬笔很难表现毛笔的书法各种笔法变化,我们学什么呢?这里主要就是学的毛笔书法的结体,还有它的一些提按变化。

古今众多书法经典范本,只要往你眼前一放,你就能看到它的结体是什么样的,但是这个字,书家是怎么用毛笔写出来的,怎么下笔的,转折处是如何用笔的,收笔怎么收的等等,这是一眼看不出来的,需要你去琢磨。

所以,才有了赵孟頫把玩《定武兰亭》一个月,写出了《兰亭十三跋》。赵孟頫说:

“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赵孟頫得到的《定武兰亭》是拓刻版的,我们学书法的都知道有“师笔不师刀”一说,就是说拓本法帖不如墨迹版的好,因为墨迹版的能看出书家用笔的来龙去脉,而拓本的因为经过了二、三次的加工,很多细节都损失了。所以,赵老师才有学习书法在琢磨古人的法帖是怎么用笔的一说。

而且,即使是墨迹本的法帖,也是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分析才能知道它的用笔的来龙去脉。而且,古之书家一直都把笔法当成宝贝,很少外传。钟繇为了学习书法笔法,向韦诞求笔法书,韦诞不给,钟繇就等韦诞死后盗墓求书的传说。

但是不管笔法再怎么保密,终归书家要写字面世的,所以只要有书法作品面世,你的字的结体就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结体是没法保密的。

赵孟頫还说: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

赵孟頫说,齐梁间人继承了王羲之的结字体势,但是跟右军有差距很远,就是因为用笔缺乏俊气。

汉字有千千万万个,又有楷、隶、行、草、篆各体的区分,同一个字,不同书体、不同书家书写,都会有所区别。但是并非没有规律可寻,欧阳询《三十六法》,李淳《七十二法》,黄自元《九十二法》这些基本规律早已经有专业论述了。

现代派书法对传统书法的反叛

现代派书法受西方美学的影响,一味强调线条,强调画面构成,强调视觉冲击,甚至于呼吁打破汉字字形对笔墨线条的束缚。这些现代派书家练汉字都不想写了,还谈什么结字啊!!!

这几年,现代派书法对传统书法的冲击还是很厉害的,于是很多人都开始学习这些人的理论,只是强调笔法线条的表现力,而忽视结字的美感,甚至于故意把汉字写的支离破碎,你要说人家,人家就说你不懂艺术。

甚至有些人拿出傅山的理论:“宁丑毋媚、宁拙毋巧、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来应对大众的质疑。

岂不知,汉字是书法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如果脱离了汉字外形,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是翰墨今香,我只专注分享传统书法文化,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传统文化的支持者,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我们一起为传统文化的复兴加油,感恩有你。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许敬宗,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167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