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种子(亦药亦毒红豆杉)

青青

出品:科学大院(ID:kexuedayuan)

作者:李治中(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科普博览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笔下脍炙人口的一首小诗。

关于王维诗中提到的红豆这种植物,相信许多人已并不陌生(当然,并不是我们吃的那种红豆)。其实,植物界还有另外一类果形如红豆,名唤“杉”而非杉树的植物,这就是红豆杉。

红豆杉和红豆树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

说到红豆杉,或许大家更多是因其所含高效的抗癌成分——紫杉醇而知晓。

其实常说的红豆杉并非指单一种,而是代指红豆杉属。作为第四纪冰川所遗留下来的珍稀濒危植物,红豆杉属现在已经被国家列入一级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了呢!

形如其名,之所以叫红豆杉是因为它的种子生于“红色杯状的肉质假种皮”中。

  亦药亦毒红豆杉

红豆杉的果(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作者:刘永刚)

为什么是假种皮呢?因为作为裸子植物的它,种皮并非像其他种子植物一样由珠被发育而来,而是由珠柄和胎座发育而成。

红豆杉木的材质优良,纹理通直,且结构致密,富弹性,力学强度高,由于木质具有光泽,又耐腐朽,不容易开裂反翘,边材幅狭黄白色,心材紫赤褐色,因此很多人也称之为“紫杉”。

作为多年生的乔木或常绿灌木,红豆杉属的植物生长速度缓慢加之再生能力比较差,因此至今尚未发现红豆杉原始森林的存在,自然的,红豆杉属的植物也就成为了重点保护的对象。

  亦药亦毒红豆杉

南方红豆杉(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红豆杉属共含约11种不同的种,它们遍及于北半球山地及溪谷,这其中,我国占其半数,拥有4种1变种,即东北红豆杉、云南红豆杉、红豆杉、西藏红豆杉及南方红豆杉。

目前,由于利益的驱使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的5种红豆杉都在极度减少,就连资源相对较多的南方红豆杉也在近年被认定处于濒危状态。

  亦药亦毒红豆杉

被破坏的红豆杉(图片来源见水印)

那究竟是什么利益导致如此的几近灭绝式的破坏呢?答案之一就是紫杉醇。

抗癌的紫杉醇

说起紫杉醇,其实也是在近几十年才被人们所重视,它可以通过抑制微管蛋白解聚,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并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凋亡。研究人员也证实了将NF- B抑制剂与紫杉醇协同用药可有效提高紫杉醇的治疗效果。

  亦药亦毒红豆杉

紫杉醇结构

紫杉醇由于只专一抑制癌细胞生长、增殖,并不作用于所有细胞,而备受人们的青睐,成为用于防癌治癌的良药,对如乳腺癌、肺癌、食道癌具有显著疗效。

然而,由于其仅存于红豆杉属植物中且含量极低,紫杉醇变得越发珍贵,有研究发现,我国所分布的红豆杉属4种1变种中,紫杉醇含量仅在0.004%~0.01%之间,相当于一棵10公斤重的红豆杉最多仅能提取1克的紫杉醇。

而且,野生红豆杉生长条件近乎苛刻、生长地域窄小,对气候条件要求十分严格,一般成树要生长100~250年,而紫杉醇多分布于红豆杉的树根及树皮中,因此,1千克100年树龄的树皮,也仅仅只能获得50毫克~100毫克的紫杉醇。

  亦药亦毒红豆杉

红豆杉树干(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作者:吴棣飞)

如此低的利用率相较于每年数吨的需求量,如果仅从野生个体中提取的话,可想而知会造成怎样毁灭性的破坏!

基于上面介绍的这一情况,人工培育便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使得很多人因此受益,于是红豆杉成了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浑身是“宝”的红豆杉

当然,除了紫杉醇,红豆杉还有着温肾通络、利尿消炎的功效,其所含近百种的有效成分,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可是大有裨益!

特别是红豆杉树的叶中所富含的鞣质,可是细菌炎症的克星,若是将叶制茶或是磨粉饮食,淡红的茶色,沁人的芬芳,不仅口感佳,而且益处多多!

但是红豆杉树叶亦药亦毒,食应有量,过量食用,不仅不会有益反而可能引起头晕、腹痛等症,严重的还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寻医问药,这为药者一定要遵医嘱,切不可擅自食用!

这里也要提醒大家,红豆杉红色的假种皮外部具有很高的毒性,里面的种子和假种皮“石细胞”也含有剧毒,红豆杉中的制毒物质是植物碱基的混合物,统称紫衫碱,可引发肠胃炎、心脏病以及呼吸困难,毒性极大,甚至可能会导致人的突然死亡。

  亦药亦毒红豆杉

红豆杉的叶与果(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李敏)

除了药用,红豆杉的外貌也十分喜人!身形独特的它,每至秋日其小枝都会转为黄绿或淡红褐色,镰刀型的小叶交互螺旋而生于小枝之上,“红果”悬于枝头,宛如南国的相思红豆,甚是美观。

它不但可以全天释放氧气,而且吸收能力也超强,不仅对有毒物质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吸收作用,对甲醛、甲苯等致癌物质也能很好地吸附,是不是才貌兼备呢!

  亦药亦毒红豆杉

有人说:相思是红豆,相守红豆杉。

以红豆寄予相思,或最终会收获爱情的完满,而树非无情物,相守数百年,也会寄予守护之人无尽的回报!

“科学大院”是中国科学院官方科普平台,致力于前沿、权威、有趣、有料。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中国科普博览运营。关注微信公众号“科学大院”获取更多信息。更多合作与科学大院工作组cas@cnic.cn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中科院中国科普博览,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73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