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鸩止渴不敌“长期主义”!吉利“价值战”反制“价格战”!

夏星

东风系引发的降价,推倒了车市的多米诺骨牌,截至 3 月 24 日,北京、上海、浙江、河南、山西、吉林、天津、河北、成都、哈尔滨等多省市相继出台了不同程度的购车补贴优惠政策。

时至 3 月下旬,加入降价促销行列的汽车品牌名单越来越长。上汽大众、一汽 - 大众、比亚迪、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上汽通用别克等超 30 个汽车品牌均加入降价促销战局。

眼看一场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就要席卷整个车市,关键一刻,3 月 21 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 " 吉利汽车 ")(0175.HK)2022 年业绩发布会上,吉利汽车集团 CEO 淦家阅坚定表示:" 吉利打’价值战’、不打’价格战’,持续为用户创造高价值。"

饮鸩止渴不敌“长期主义”!吉利“价值战”反制“价格战”!

历史已经证明,价格战只是饮鸩止渴,虽然或许可以取得眼前的销量,但是,从长期来看,不仅伤害了品牌更重要的是阻碍了品牌发展的道路。

价格战容易导致的恶性循环是:企业一味降低利润,最后没有能力投入研发,而汽车行业是需要一个持续在新技术上投入甚至布局的产业,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实际上,对于这种跟风式的降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已经呼吁 , 要理性对待本轮汽车促销 , 市场应尽快回归正常秩序 , 确保全年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吉利逆势盈利是坚持价值战的胜利

淦家阅坚持 " 价值战 " 的理论并非空穴来风,可以说是吉利汽车一路坚持,走到今天的业绩的真知灼见。

2022 年全年,吉利汽车实现累计总销量 143.3 万辆,虽然销量同比仅上涨 8%,但营业收入达到 1480 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幅高达 45.6%。

饮鸩止渴不敌“长期主义”!吉利“价值战”反制“价格战”!

营业收入增长幅度大幅高于总销量的增长幅度,主要的因素是吉利单车价格的提升,在过去的一年,吉利继续品牌产品向上,锚定高价值主流品牌,单车售价同比增长 29.6%。

过去的 2022 年,可以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疫情、缺芯等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是包括吉利汽车在内的所有车企都在面对的新的环境,如何应对并走出来考验着所有的车企。同样的环境之下,吉利汽车可以说各项财务和经营数据表现稳健,同时在在新能源、智能化、国际化、高端化取得显著进展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拉响了前奏。

与价格战引发的低价竞争相反,在刚刚过去的 2022 年,吉利汽车单车销售收入 10.3 万元,同比增长 29.6%,平均单车毛利 1.75 万元,同比增长 11.1%。

以 " 中国星 " 为代表的高价值产品,持续带动吉利实现品牌向上、价值向上的目标。2022 年," 中国星 " 高端系列实现总体销量 252,787 辆,占吉利(含几何)品牌比重近 23%,最高月销达到 3 万辆,单车平均售价达 15 万元。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 300%,销量占比由去年同期 6.2% 进一步提升至 22.9%;

出口销量占比提升至 13.8%,增加 5.1 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8.5%,至人民币 52.6 亿元;财务状况保持强劲,总现金水平上升 20.4% 至人民币 337 亿元,创历史新高。

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吉利汽车技术授权共实现 16.6 亿收入,同比增长 29.9%,进一步支撑了未来稳定盈利预期,也持续带动了吉利汽车国际化,奠定吉利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得益于 9 年向上路的不易与坚持

"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产品竞争,产品之间的竞争是成本竞争,吉利通过自身技术能力与成本管控上的优势,专注打造高价值的产品。" 淦家阅说。

为什么吉利可以打造高价值的产品?与其坚持的不断向上的决心是一致的。吉利起步阶段也是与所有自主品牌一样低端起步,但这些年,吉利从来没有停止过品牌和产品向上,为用户创造更高价值的产品。

吉利从 2014 年开始提出向上的品牌精神。2014 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家生产企业分别为上汽、 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华晨、长城、奇瑞和江淮,上述十家企业累计销售 2107.66 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 89.72%。

而那一年,吉利汽车的销量为 41.78 万辆 , 与第十名的江淮相比还相差 5 万辆,同比下降 24%, 其中出口下滑 49.8%, 国内销量下降 16.8%。

不过到了 2022 年,也就是第九个年头后,吉利汽车以 ( 143.3 万辆 ) 荣登前三甲 , 仅次于一汽大众 ( 182.36 万辆 ) 、上汽通用五菱 ( 160 万辆 ) 。在此之前,吉利汽车曾连续多年排名自主品牌第一。

支撑吉利一路向上的,正是吉利一路坚持的高价值之路。吉利汽车旗下吉利、领克和极氪三大品牌布局,在品质和科技上,可以说完全超越了大部分的合资品牌。

全球新高端品牌 - 领克汽车在全球市场的销量和品牌认可度也不断提升,2022 年销量达 180,127 辆,截至 2023 年 2 月累计总销量已超 85 万辆,成为最快突破 80 万辆的中国高端汽车品牌。

饮鸩止渴不敌“长期主义”!吉利“价值战”反制“价格战”!

旗下产品线覆盖中高端市场,旗舰产品领克 09 已经进入 30 万元价格带,产品溢价能力持续提升,创造了中国高端汽车品牌价值新高度。

极氪品牌持续刷新中国豪华智能纯电价值高度,2022 年交付 71,941 台,超额完成全年 7 万台目标,成为主流新能源唯完成目标的品牌。极氪 001 作为豪华车市场万辆俱乐部中唯一的中国品牌豪华纯电车型,平均订单金额超 33.6 万元,持续多月蝉联 30 万以上中国品牌纯电车型销量冠军。

极氪第二款车型原生纯电豪华 MPV ——极氪 009,已于 2023 年 1 月开启交付,平均订单金额达 52.7 万元。新能源销量增长 300%,智能化赋能未来出行。

今年 2 月,吉利品牌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 " 吉利银河 " 正式发布。不仅是 " 造车者 " 吉利对自身尖端技术的一次集中展现,更是以吉利银河为载体,开启吉利品牌的全面向新之路。

发扬优势坚持长远才是正道 ‍‍‍‍‍‍‍‍‍‍‍‍‍‍‍‍‍‍‍‍‍

所以,淦家阅坚持 " 价值战 " 也是有底气的。当然,更为重要的原因是," 价格战 " 对企业而言,并无什么好处。

虽然市场形势变了,但不变的是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永远不是追求更低的价格,而是更高的价值。虽然降价从短期上看,也是让同样的产品在短期内提高了价值,但是,当大家都跟风降价,这种以降价换来的优势也就没有了。表面上看,短期内是商家利润降低,消费者得益,但长期来看无序的价格战,只会让车企陷入死循环,最终消费者并不会得益。

而一件大家都可以简单做到的事,能否触动车市吗?我看也未必。事实上,上一次国内汽车品牌集体 " 降价 " 还是在 2015 年,受行业格局变动、产能过剩等多重因素影响,主流汽车品牌相继加入战局,引发了一轮激烈的价格战。硝烟过后,2015 年我国汽车全年销量 2459.76 万辆,增速反而较上年同期下降了 2.2 个百分点。

饮鸩止渴不敌“长期主义”!吉利“价值战”反制“价格战”!

车企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研发和更新的技术,而当利润被压榨,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研发,最后消费者就得不到更加先进的产品。

当然," 价值战 " 并非咬紧高价不松口,而是利用供应链的优势来提升产品价值。实际上,这些年吉利也是这么做的。

淦家阅表示,江浙区域发达的民营经济保证了吉利成本供应链体系的强大,公司自身核心产品动力轴承、电机、电控、电芯等陆续量产,通过供应链整合控制成本,形成汽车产业链红利,进而为客户带来价值优势。

因而吉利不必参与价格战竞争,而是聚焦品牌战、价值战、技术战、服务战、道德战, 塑造更高的品牌形象,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

实际上,价值战也是这些年自主品牌车企得以在产品和品牌上蜕变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新势力造车的加入,以及中国品牌在智能化、新能源化上的集体布局,自主品牌在产品力上已经完全赶上甚至超越了合资企业。重视 " 价值战 " 的车企,这些年正在成为车市的一股清流。

对比之下,合资企业的天然的优越感,正在走入终局。合资企业繁杂的管理体制、中外方导致的效率低下,以及全球化与中国市场需求不同导致的产品力不够迎合中国市场需求等因素之下,合资企业所具备的品牌优势和外方光环,越来越弱甚至成为负资产。

从此轮降价也可以发现,东风系挑起降价后,纷纷加入的价格战中,大部分跟进的都是合资企业。价格战是车企为了释放库存压力的无奈,如挑起价格战的东风系,东风集团股份营收同比下降 36.16%,净利同比下降 35.81%。此外,公司存货高达 130 亿元,为同期多年以来新高。

除非面临高库存压力否则没必要去效仿。实际上,在愉观车市看来,这些年,自主品牌纷纷新四化以及向上的步骤之下,在车联网产品的外形配置的升级换代效率等方面,合资企业在产品上还有品牌的年轻化上,都已经被自主品牌超越了。所以,此一轮正是自主品牌以实力赶超合资的时候。

所以说,摒弃价格战改为价值战,才能将自主品牌的优势延续下去,才能有更好的未来。而中汽协相关负责人认为,自主品牌车企应该着眼长远,理性安排好产销计划,积极跟上 " 新四化 " 浪潮,在产品技术、质量、服务、品牌力等方面多下功夫,推出符合产业发展潮流的产品。

架地方政府不成鱼死网破!【愉观车市】

沪宾利店总经理当 " 上海团长 " 盈利起争执!【愉观车市】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梁天平,不代表浮光掠影知识网 - 专注有价值知识的生活内容平台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暂无评论,183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